-1-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在中国古代,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千百年来,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较早地采用铁犁牛耕C.重视水利灌溉事业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因此,中国古代农业最基本的特点是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故答案为A项。BC项,较早地采用铁犁牛耕、重视水利灌溉事业属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中国古代农业整体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2.王安石诗云:“取车当要津,膏润及远野。与天常干旋,如雨自漾泻……”该诗描写的工具是A.-2-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高转筒车。根据题意可知,王安石描述的应该是水利灌溉工具。A项是曲辕犁,是耕地工具,故排除;B项是耧车,为播种工具,故排除。根据“自漾泻”可知这种工具不需要人力作为驱动力,C项为翻车,需要人力驱动,故排除。D项为高转筒车,依靠水力驱动汲水,故选D。【点睛】高转筒车是古代中国农用工具,筒车的一种,属于提水机械。所谓高转筒车是指其提水高度较一般筒车加大,必须藉助湍急的河水冲动。这种筒车的适用范围是水很低而岸很高。3.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表明A.统治者企图借遏制土地兼并巩固统治B.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C.统治者废除了当时基本的土地制度D.当时农民的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3-【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均田制。政府分配的土地主要是国有和无主土地,没有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并不会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更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故排除B、C项;题意无法体现当时农民负担比其他时期重的内容,故排除D项。政府通过分配土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得到人民的支持一巩固统治,故选A。4.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棉布、丝绸业、瓷器”等反映新兴工商业市镇专业化明显,故选B项;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唐朝时期,排除A项;明清时期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规模,排除D项。5.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这说明当时A.官营丝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B.私营丝织作坊开始兴起C.纺织作坊中已有众多雇工D.纺织业在手工业中的地位最为重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绫锦坊”“内作使”“掖庭绫匠”可知唐代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营纺织业的状况,私营丝织业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巧儿”属于官营手工业的工匠,材料没有涉及到雇佣关系,故C项排除;材料反-4-映的是官营丝织业的状况,没有体现出纺织业的地位,故D项排除。【点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绫锦坊”“内作使”“掖庭绫匠”。6.《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乾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遂之齐”。该史料说明了A.周代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器B.西周冶炼和淬火工艺发展C.青铜器按照礼制要求制作D.西周青铜器制造水平高超【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周制造青铜器的金属比例,根据铜锡不同比例形成不同的青铜器,反映出青铜器制造水平高,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青铜制品大多用做礼器,排除A项;冶炼和淬火是指对金属矿石进行提炼和锻造,与材料中描述青铜器的铜锡比例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青铜器的样式,不能体现出青铜器按礼制要求制作,排除C项。7.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而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的行业。这种现象说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商食官”传统格局被打破C.社会秩序高度失控D.诸侯争霸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有效地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的行业,它虽然有重利盘剥的性质,但它的出现和维持,是以相当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为其前提,故A正确;“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高利贷,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并非社会秩序-5-高度失控,C错误;D表述错误,并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而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的行业”,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析解答。8.汉代时,中国的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下列可以证明的是A.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茧壳B.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C.马王堆墓中出土了素纱襌衣和起绒锦D.钱山漾遗址佐证人工育蚕技术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半个割裂的茧壳,A错误;唐朝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创办了私营纺织作坊,B错误;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禅衣,还发现几种起绒锦,C正确;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绢片、丝带等,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由此佐证,在新石器时代,人工育蚕技术出现,D错误。9.“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上述诗文所描绘瓷器的成熟烧制始于A.东汉时期B.北朝时期C.唐朝时期D.北宋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白碗胜霜雪”可知此瓷器是白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可以烧制出成熟的白瓷,故B正确;东汉时期可以烧制出成熟的青瓷,故A错误;唐朝时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故C错误;北宋出现五大官窑,与材料不符,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白碗”,结合制瓷业的发展即可得出答案。-6-10.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答案】B【解析】由材料“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可知,材料揭示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的家庭手工业走向市场的情况,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私营手工业,而是家庭手工业,排除A;明清时期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明显错误,排除;D属于无关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联系所学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11.“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有关市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实施物物交换B.出现于南北朝的民间集市,政府设“草市尉”管理C.唐代夜市繁盛,并出现商业街D.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并对市不再监管【答案】B【解析】【详解】出现于南北朝的民间集市即“草市”,政府设“草市尉”管理,故选B项;汉代的市交易使用货币五铢钱等,排除A项;繁华的商业街是在明清时期,排除C项;宋代的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并对市不再直接监管,但还是有监管的,排除D项。【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历代“市”的演变状况的熟练掌握。12.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他制定《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7-A.封建文人重商意识增强B.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C.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没落D.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答案】B【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的。我国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强调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商品经济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郑板桥明码标价卖画,是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的反映,因此选择B;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举制度已经走向没落,排除C;材料只是反映郑板桥明码标价卖画,无法体现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郑板桥(1693~1765年),中国画家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联系所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解答。13.据统计,1493—1600年,世界的银产量是23000吨,其中新大陆美洲生产的是17000吨。而从1550年到1645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材料说明A.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有14000吨,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的近10倍”中可知,16、17世纪中国在对外贸易处于优势,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来货币的对中国的市场的影响,故A项排除;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说明当时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C项错误;价格革命是对欧洲市场的影响,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D项排除。14.如果让你深入研究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你会发现这一政策A.杜绝中国官方对外贸易-8-B.禁止中国所有船只出海C.阻止外邦“朝贡”贸易D.禁止民间出海及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明清海禁政策。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明清时期海禁政策主要是限制中外往来,而不是杜绝官方对外贸易和禁止中国所有船只出海,故排除A、B项;外邦“朝贡”属于朝贡贸易,不在海禁之列,故排除C项。海禁针对的主要是民间贸易,即禁止民间出海及对外贸易,故选D。【点睛】明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贸易体制,对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则严加禁阻。清乾隆时期,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15.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16.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9-A.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业B.美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为加工业提供了可能C.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思潮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可知,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工场,但“后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