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A.以法治国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克己复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而僭越礼制则是诈谋的国君。这说明这位先秦思想家主张遵从周礼。故答案选D。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2.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其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据此判断,该思想源于A.《道德经》B.《孟子》C.《论语》D.《荀子》【答案】A【解析】【详解】“道”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核心思想,揭示“道”派生万物的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故A符合题意;《孟子》、《论语》、《荀子》是儒家经典,故BCD不符合题意。3.《孟子》在《离娄下》中曾写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对此言论,朱元璋表示了强烈的不满,“非臣子所宜言”,并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2-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孟子》“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认为如果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这暗含了臣下对君主专制大权的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明代官方儒学仍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四书分别包括《孟子》,而且朱元璋命儒臣修订而非完全否定《孟子》,故A项不符合题意;朱元璋只是修订了《孟子》,对于事实上的君臣关系并无实际作用,且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臣关系也不是“草芥”与“寇仇”,而是君主权力至高无上、臣下服从君主的上下级依附关系,故B项不符合题意;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的重要标志是丞相的废除和厂卫制度的设立,故C项不符合题意。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都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法家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儒家强调尊卑等级,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这些学派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5.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一段话的正确理解是-3-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可知,其主张君权神授,但没有提到民众应绝对服从;材料未反映董仲舒对人性所持的态度;材料中未体现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从材料“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下务明教化民”可得出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6.朱熹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故能“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这主要说明朱熹的理学思想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出发点B.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初衷C.构建了缜密的哲学体系D.形成体系,集古今之大成【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朱熹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说明宋明理学集古今之大成,体系严整,但不只是哲学体系,故排除C,D符合题意;宋明理学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非提高个人修养,故A项不符合题意;朱嘉强调“存理去欲”,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不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初衷,故B不符合题意。7.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4-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使儒家学说发展到顶峰D.探索到了世界的真正本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内容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对夷务的排斥,故B项符合题意;“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说法过于绝对,理学还吸收了佛、道思想,故A项不符合题意;儒家学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故C项不符合题意;理学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没有揭示世界的真正本原,故D不符合题意。8.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事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A.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自然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儒家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交融的特定内涵,故A项正确;B项是儒学的发展,排除;C项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排除;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制度的,没由民本主义,故D项排除。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D.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答案】C-5-【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都认为儒学应该“明道救世”,因此A项两者的共同点,故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没有到宣传民主革命的程度,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没有抨击宗教思想,儒学不是宗教,故D项错误;宋明理学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则猛烈地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10.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说:”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或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损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他的这一思想A.否定了基督教神学世界观B.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C.蕴涵着人文主义精神本质D.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表现,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者是批判基督教神权,并不是否定基督教,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人文主义思想,并不是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故B项错误。这一思想在当时属于新思想,并不是主流思想,故D项错误。1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孔子强调道德-6-的力量和重视教育;古希腊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A不是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共同之处;B项只符合孔子;D项只符合苏格拉底的。所以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苏格拉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12.在苏格拉底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克力同劝他逃离监狱。苏格拉底回应说:“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这表明苏格拉底认可A.人必须听从自己的感觉B.培育雅典公民独立人格C.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D.城邦充斥着“强权”公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经过反思后”“最好的论点”等信息可知,苏格拉底的认为理性才是道德领域中真理的最后裁决,故C项正确。A项所述与智者学派观点一致,与苏格拉底无关,排除。材料强调苏格拉底的认为理性才是道德领域中真理的最后裁决,而不是培育雅典公民独立人格,排除B。D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强调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故排除。13.亚里士多德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往往为他的朋友和国家利益而釆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宁愿捐弃世人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的高尚。”下列命题与之相符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C.人秉承了神的灵性而被创造出来D.对于人来说,只有内在的理性才有价值,才是值得追求的【答案】B【解析】【详解】“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强调要把人生的价值推向献身于社会事业,与“往往为-7-他的朋友和国家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论述相符合,故B符合题意;A项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名言,过分强调个人主义而忽视了道德,故A不符合题意;C项为基督教人生观,与题意主旨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D项强调“内在的理性”,并未直接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14.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仍然大力发展神学B.对人的价值的探索是渐进过程C.以神圣主义为核心D.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文艺复兴时期,世俗绘画和宗教体裁都能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占据绝对优势,世俗绘画的比例是逐渐上升,这说明人文主义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B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故ACD项不符合题意。15.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答案】D【解析】根据“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可知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D正确;A不符合史实,错误;“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并不能说明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B错误;文艺复兴反对基督教思想,-8-基督教不能助力文艺复兴,C错误。【点睛】抓住解体的关键信息“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分析解答。1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C.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答案】C【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