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一、单选题1.西周的铜器铭文里有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这说明当时A.士地私有制度形成B.分封制按等级授田C.诸侯国的力量增强D.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田”“十田”等是强调“田”是计量单位,这就说明了当时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周时期土地是国有制而非私有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诸侯国的力量增强方面的信息,材料主旨是强调“田”是固定的计量单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C.强化政治等级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等可知,西周的做法体现出国家管理制度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仍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因此并没有打破工商食官政策,故A项错误;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23.《左传》襄公二十年记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60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C.等级制度仍有很强的约束力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的意思是卿才具有百个城邑,我已经有六十个(再接受六十就超过百个),低等级的人拥有高一等级人的禄位,这是祸乱,下臣不敢听到这些话。这表明下级不敢僭越,说明等级制度仍有很强的约束力,答案为C;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开始形成,A错误;从材料内容不能说明“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B错误;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左转》是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与材料信息不符,D错误。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表明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实际是土地在家族内部的流转,故选B。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和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实际是家族内部培育自耕农,所以排除D;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范畴,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所以排除C。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小农经济35.经过汉儒加工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天道”为基本,使政治理论神学化,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汉儒加工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是A.推进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形成B.批评当政者以修正政治失误C.促进宗法血缘关系更加紧密D.加强思想控制统一民众意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代儒学中“天人感应”思想是指天和人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汉儒将天人感应思想融入儒学中,一方面可以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能对无限的君权进行限制,发扬先秦儒学“仁政”思想,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随民族融合的加强,共同民族心理形成,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项错误;宗法血缘关系是指家族、宗族内形成的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系列宗法关系,与汉儒“天人感应”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思想统一,D项与“天人感应”思想无关,排除。【点睛】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感应”“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维护汉武帝的集权统治。6.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体现不出市场垄断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市场管理,不是经济发达,故B项错误;《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市楼”矗立4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汉代市场管理7.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C.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是指儒学思想,“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符合道家思想,这体现出魏晋玄学是儒道相互融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理学是宋朝时期的新儒学,材料中玄学是魏晋时期,故A项排除;三教合一是在唐朝时期,故C项排除;D项中的“正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8.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A.专制皇权弱化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地方吏治废弛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从两汉到隋唐,君主专制在不断的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5错误。BC两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材料指出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是基于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孝道观念,陈子昂“置之以刑”的建议是在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旌其闾墓,嘉其徽烈”是在表彰其仁孝之心,武则天最后的决策表现统治者儒法并用、礼法调和的思想,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9.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B.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C.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可知,铜匦的出现及发展主要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故A选项正确;材料中提及对官员的监察,但不是监察制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铜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10.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欧阳修为北宋人,诗中描绘的人们追求正当的吃喝享受,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是南宋的朱熹,因此这种现象并不能表明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于是便有了“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可见商品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故B项正确;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不能反映出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6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11.唐安史之乱期间,叛军先后攻占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但依靠地方的抵抗最终平定了叛乱;1127年,金兵长驱南下,都城东京很快失守,全国统治瓦解,北宋灭亡。据此可知A.相比唐朝,北宋的中央集权有所削弱B.唐朝兵力部署原则优于北宋C.相比北宋,唐朝面临的外敌比较弱小D.唐朝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资源【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的安史之乱攻占了首都仍然依靠地方的抵抗平定了判乱,而北宋首都失守则标志朝代的灭亡,说明唐朝的地方政府拥有比宋代更多的军队、物资等自主权,正确答案为D;按照中央集权发展趋势,北宋强于唐朝,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唐朝兵力部署原则优于北宋,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两个朝代所受外敌力量的大小,C错误。12.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由于土地押租制的流行,佃农可以有偿获得土地的经营权,也可以有偿转让和典押,反映出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佃权。【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713.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佛教观念影响很大D.爱情至上观念流行【答案】C【解析】佛教讲究生死轮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符合佛教思想,C正确;当时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A错误;三纲五常是弱化,B错误;材料不是体现爱情至上理念,D错误。14.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A.全盘否定明代的学术成果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C.强调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D.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其强调创新和独立思考,D符合题意。顾炎武只是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发表看法,A项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主旨为学风和做学问的态度,未提及“经世致用”,选项B排除;“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与材料中的“必古人之所未及就”不符,排除C项;15.清代前期运河、沿海、长江诸关关税统计表(单位:万两)()分类1686年1753年1812年8全国关税总额122.0459.6481.0运河诸关税额61.6150.5140.0沿海诸关税额18.2103.2177.5长江诸关税额37.3114.6134.7上表主要表明A.近代以来的关税总额不断增长B.全国商品流通以运河流通为主C.沿海与长江航运后来居上D.海禁政策推动内河航运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表格信息,沿海诸关税额和长江诸关税额在不断增长,且超过了运河诸关税额,C项正确。A项不是表格反映的重点;B、D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交通•清代前期的交通•特点16.《红楼梦》中的贾政是皇帝的岳父和朝臣,而在荣国府内遇有重大事务则由其长兄贾赦决断,这说明A.家国一体观念淡化B.进步思想影响广泛C.君主专制一度削弱D.家庭伦理观念至上9【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在荣国府内遇有重大事务则由其长兄贾赦决断”反映出在家庭里注重长幼有序,家庭伦理观念至上,答案为D;材料无法体现家国一体观念,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B错误;君主专制从秦朝建立后一直呈现加强趋势,C错误;17.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A.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