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共16小题,48分。每小題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有①耧车与曲辕犁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②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的推广使用③经济重心的南移④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与引进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分析选项内容可知,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新式生产技术的推广使用和农作物品种的交流与引进都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没有直接关系。因此①②④项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可见,汉武帝的盐铁专营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C.出于与民争利的目的D.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A-2-【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大大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这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盐铁专营对正常商业秩序的干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盐铁专营出于与民争利的目的;D选项错误,盐铁专营并未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唐都长安与北宋东京在城市商业发展方面的类似之处是A.都设有坊和市,且界限分明B.都有大量的西域等少数民族商人C.都是当时中国商业最发达的城市D.都出现了瓦子与夜市【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都长安与北宋东京都是当时中国商业最发达的城市,这是两者在城市商业发展方面的类似之处,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都是唐都长安在城市商业发展方面的特征;D选项是北宋东京在城市商业发展方面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B.使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C.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使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这就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故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兼并使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土地兼并导致大量自耕农丧失土地经济状况恶化,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大地主、大官僚掌握大量土地,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3-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关于我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下列描述中有误的一项是A.商周时代,中国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C.南朝时,冶铁工人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再加热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D.18世纪以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钢铁冶炼铸造技术发达,质量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而不是18世纪以前,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在商周时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B选项不符合题意;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再加热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6.《申报》载,1896年,杭州通益公纱厂开建,“自丁绅丙、王钟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己蔚然成风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已在中国出现C.清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态度已有所改变D.实业教国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896年”、“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筹集赔款,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风气未开,集资不易”等信息可知,此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没有蔚然成风;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等信息可知,这是民间士绅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是官僚资本;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其时风气未开”等信息可知,发展实业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该表述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7.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海关的报关制度“几乎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申报进口货物的确实数量,关税一律按照商人呈报的数量,而不是海关查验的数量来征收。”这种报关制度A.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制约了近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C.促进了中国海关的近代化D.动摇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海关的报关制度并不严格,这有利于大量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种报关制度为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便利;C选项错误,这种报关制度是对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破坏,不利于近代化;D选项错误,该制度与中国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动摇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8.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上海出现的地下工厂时指出:“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C.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D.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当时公私合营后工厂生产产品的时间长,产品质量不高,希望有私营经济同它竞争,提高质量和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大改造已经完成的信息,而是强调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的对比,无法推断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排除C。1952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9.粮票最早出现于1955年,是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的凭证。20世纪-5-90年代初,粮票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粮票的命运主要取决于我国A.文化体制的变化B.政治体制的变化C.土地制度的变化D.经济体制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发行的购粮凭证,是计划经济的体现。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全国各地先后放开粮食及其他产品价格,促进了粮食产销与市场的接轨,这体现的正是经济体制的变化,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是经济体制的变化,与文化体制无关;B选项错误,粮票的命运主要取决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不是政治体制;C选项错误,1955年后中国土地制度一直是公有制,并未发生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0.1980年《四川日报》刊文评论:“很清楚,这样包产到户,既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也没有改变按劳分配制度,因此根本不存在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右倾倒退,”材料说明A.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了四川省的思想解放B.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旧观念斗争中艰难前行C.四川农民自下而上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在四川省全面推行【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面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左”倾质疑,1980年《四川日报》刊文进行了反击,澄清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在新旧观念的斗争中艰难前行,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自上而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D选项错误,此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探索时期,仍有许多反对和质疑,并未全面推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1.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平均-6-物价上涨了2倍多。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昂贵。”这种现象A.由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所引起B.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资本主义发展D.表明西欧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6世纪末”、“西班牙”、“我们这里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昂贵。”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价格革命”的表现。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使大量贵金属流入西班牙,导致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未损害国际贸易;C选项错误,货币的贬值使以地租为经济来源的封建地主衰落,提高了工商业主的经济地位,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D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尚未最终确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2.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突出特点是A.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有所缩小B.实现了自由贸易C.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建立起了世界经贸领域制度性的协调机制,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突出特点,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二战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悬殊;B选项错误,自由贸易在工业革命后逐步实现;C选项错误,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在二战前已经存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3.“1917—1950年间,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对生产进行集-7-中控制,并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分配所有的资源。”这是指的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模式B.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英法等国实行“福利国家”政策D.中国积极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17-1950年间”、“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苏俄十月革命后结束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统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采用斯大林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并未彻底放弃市场经济体制;C选项错误,英法等国实行“福利国家”政策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实践,增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没有彻底放弃市场经济体制;D选项错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借鉴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与材料时间及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4.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56年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及知识,排除。-8-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弊端15.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部分贸易争端投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