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冀、青等九州,并且“相地宜所有以贡”,规定其它八州经各条水陆通道向王都冀州入贡,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据此可知,贡路是A.境内四方商路的早期形态B.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C.促进民族交融的重要渠道D.中原文明繁荣的重要标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规定其它八州经各条水陆通道向王都冀州入贡,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可知,贡路是其他八州经各条水陆通道向王都入贡的路,同时王都以都成物产加以赏赐,说明当时的贡路是各地与王都交流的商路早期形态,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贡路是境内的四方与王都交流的形态,没有体现促进民族交融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四方通过贡路与王都交流和联系,不能体现中原文明的繁荣,故D选项错误。2.《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癝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德矣。”其意在强调A.救饥是仁的具体化B.君臣关系的重要性C.应该遵循等级秩序D.治国要以德政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不赞成臣子私自救济百姓,认为这样会显现臣子的美德,彰显君主的“无惠”,可见其认为应当遵循等级秩序,选项C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2-材料主旨是臣子应当遵循等级秩序,而非强调君臣关系,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3.汉初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影响,东西方各处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朝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带有浓厚的家天下意识B.易留下地方割据的隐患C.加快了边患问题的解决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为此汉朝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东西异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东西方各处文化习俗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不能得出浓厚的家天下意识,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恢复一定程度出现地方割据的隐患,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B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的实行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因此不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故C选项错误。4.有学者指出,短缺的自然资源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这一观点A.描述了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B.阐释了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C.分析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D.赞扬了重农思想的积极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3-不是说明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而是强调劳动力的要素回报率高,故A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下农民以精耕细作提高产量的“回报率”,并不是分析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指的是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重农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5.魏晋以来佛寺常依靠特权,侵夺民田、建立庄园,其佃农被称之为“佛图户”。北朝周武帝曾开展灭佛运动,释放的“佛图户”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佛图户”的减少A.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D.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魏晋以来佛寺常依靠特权,侵夺民田、建立庄园,其佃农被称之为‘佛图户’”可知,“佛图户”的出现影响了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因此北朝周武帝的灭佛并减少“佛图户”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故A选项正确;“佛图户”的减少多了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故B选项错误;减少“佛图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基础,与是否增强儒学的影响力无关,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租调制的出现与均田制有很大的关系,与“佛图户”的减少无关,故D选项错误。6.学者谢国桢曾这样定义“野史笔记”:“凡不是官修的史籍,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也可以说是稗乘杂家”。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的历史笔记于中唐出现,至两宋时期繁荣昌盛,蔚为大观。唐宋“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治学方式的改变B.政治环境的清明C.印刷技术的发展D.文化体制的创新-4-【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的历史笔记于中唐出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实行,社会上在野的文人学士和贫士寒儒增多,从而“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也会增多,因此唐宋时期“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体制的创新,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野史笔记”兴盛的主要原因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很大的关系,而不是治学方式的改变,故A选项错误;唐宋“野史笔记”兴盛与政治环境是否清明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选项错误;印刷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唐宋“野史笔记”的发展,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C选项错误。7.明代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常借《中庸》“率性之谓道”这一句中的“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情欲论。《明儒学案》中徐抛谓:“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据此可知,他们都A.受到世人普遍的赞誉B.继承程朱理学的思想C.提倡个性自由与独立D.务实而不尚空谈之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情欲论”“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可知,材料通过对“率性”二字的解释,肯定人的自然情欲,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思想,因此材料中二人都提倡个性自由与独立,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对明代王艮和徐抛对“率性”二字的解释,没有体现世人普遍的赞誉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不是提倡个性自由和独立,故B选项错误;务实而不尚空谈之学是经世致用的思想,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8.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市镇类型管理模式代表-5-一般市镇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交通要道市镇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苏州府汾湖镇一些富裕市镇设课税司掌收商税松江府唐行镇规模较大市镇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吴江县盛泽镇钞关、港口市镇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A.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B.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C.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D.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设课税司掌收商税”“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等信息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没有体现地方的自主性问题,故B选项错误;上述市镇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的管理模式不是近代经济管理方式,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央对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没有涉及小农生产,并且与稳定小农生产无关,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9.都统多尔济奏称:“今准夷荡平,回部向化,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经军机大臣议复,乾隆同意实行。这则材料体现出清朝前期A.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B.边疆地区力图扩大地方权力C.新疆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理D.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答案】D-6-【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可知,多尔衮令内地商人带茶叶、布匹等商品到青海与贫困的蒙古人贸易,使他们得以维持生计,稳定边疆,因此多尔衮想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可知,进行商贸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经济交流的加强以稳定边疆,无法体现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多尔衮想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而不是边疆地区力图扩大地方权力,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新疆什么时候归属中央政府的问题,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10.下表是1891年至1902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产量(单位:吨)统计。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A.实业救国思潮涌现B.中体西用思想已经成熟C.工业化的进程曲折D.独立工业体系开始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江南制造局炼钢产量从1891-1892年期间增长,到1893年下降,从1894-1897年期间整体上增长,1898-1901年期间下降,说明江南制造局炼钢业进程曲折,即体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曲折,故C选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指的是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实业救国的思想,故A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指的是以中国的纲常伦理制度为根本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1891年至1902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产量,无法得出独立工业体系开始建立,故D选项错误。-7-11.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改革,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完成了由银本位货币制度向纸币制度的转变。此项改革使国民政府A.集中力量应对战争的紧张局势B.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保障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D.加强了经济金融的管理和垄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完成了由银本位货币制度向纸币制度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当时国内货币制度的混乱,同时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国民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把银本位的货币改用法币,这有利于巩固国民政府的经济统治,加强了国民政府对经济金融的管理和垄断,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全面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因此不涉及集中力量应对战争的紧张局势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但不能说“化解了”,并且币制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这个,故B选项错误;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说保障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逐渐陷入困境,故C选项错误。12.194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根据地发出指示:“全区域党政军民学脱离生产者人数与全人口(不固定的游击区和敌占区不在内)之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三”。该指示的贯彻有利于A.改善根据地财政状况B.提高作战的机动性C.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D.保证全民抗战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全区域党政军民学脱离生产者人数与全人口(不固定的游击区和敌占区不在内)之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8-政,增加生产者人数,目的是为了渡过根据地经济困难,改善根据财政状况,有利于持久抗战,故A选项正确;提高作战的机动性的应该是不固定的游击区,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党政军民学不让脱离的过多,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指示的提出与土地革命无关,故C选项错误;材料提出的指示有利于持久抗战,但不能说保证全民抗战的胜利,故D选项错误。13.1957年全国高校有229所,而仅在1958年全国新增高校达562所,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到2017年评选出140所双一流高校中,有11所创办于1958年。这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