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术的详细操作步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换药术的详细操作步骤一、要点1.换药术是外科系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2.换药术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无菌操作原则。3.严格按“双镊法”操作,防止交叉污染。二、操作原则1.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无菌原则。2.换药顺序先无菌,后感染;先缝合,后开放;先一般,后特异。三、适应证1.手术后24h更换敷料,无引流者3~5天更换一次敷料。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需每天换药。3.新鲜肉芽创面,每隔1~2天换药一次。4.严重感染或者放置引流的伤口等,根据引流及分泌量多少决定换药次数。四、禁忌证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如严重创伤,休克者。五、操作准备(一)患者准备患者采取较舒适且便于暴露伤口的体位,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伤口较复杂或疼痛较严重者,可适当给予镇痛。—2——(二)操作者准备换药前查看伤口位置及大小,与患者做好沟通。决定换药顺序,避免交叉感染。操作者穿工作服,洗手后戴口罩、帽子及一次性无菌手套。(三)材料准备换药包:包括治疗碗2个、镊子2把、剪刀1把、无菌纱布、无菌棉球、无菌生理盐水、碘附、3%双氧水溶液等。其他可根据伤口情况准备引流物、凡士林纱布、腹带等。六、操作方法及步骤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敷料内面向上。如果内层敷料与创口粘连,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引起疼痛、出血或损伤肉芽组织。2.观察创口是否有渗出物,有无红肿、出血,有无分泌物及其性质,注意创面皮肤、肉芽组织的颜色。如为手术缝合切口,查看缝线周围有无脓液或液化脂肪,必要时可用手轻轻挤压切两侧,查看是否有分泌物流出及其性质。3.应用“双镊法”消毒创口及周围皮肤,一把镊子接触创口,另一把镊子专门夹消毒棉球及敷料(两镊子不可以接触)。如为清洁创口,用碘附棉球自内向外消毒创口周围皮肤3次,有引流条者根据具体情况更换引流条。手术切口如果局部红肿范围大,并触及硬结或者波动感,应提前拆除该处缝线,切口敞开引流,按感染切口处理。4.如为感染创口,先用干棉球擦干创口周围分泌物,再用碘附棉球消毒创口周围皮肤2~3次,最后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清除创口内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清洗时由内向外进行。分泌物或者—3——脓液较多且创口较深时,可先用3%的过氧化氢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完毕再次用碘附棉球消毒创口周围皮肤3次。5.正常的肉芽组织呈鲜红色、洁净、致密、表面平坦易出血。如发现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修整。如肉芽组织表面呈大颗粒状,水肿发亮,可用高渗盐水湿敷。6.消毒完毕盖上无菌干纱布(一般6~8层),以医用胶布粘贴固定,粘贴方向应与躯体或肢体长轴垂直。如果渗液或者脓液较多,应加盖纱布,包扎固定。七、注意事项1.换药未用完的无菌棉球、敷料等从容器中取出后不得放回容器;污染的敷料应立即放入污染盘或者敷料桶中,不得随意放置、丢弃。2.每次换药完毕洗净双手再给另一位患者换药。八、小结换药术是最常用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之一。换药的目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以及伤口的愈合。在换药术之前,操作者应做好充分准备,在换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仔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化脓等,并给予相应处理。应用“双镊法”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一把镊子接触创面及皮肤,另一把镊子专门夹消毒棉球及敷料,禁止两镊接触。消毒2~3遍后覆盖无菌敷料,换药结束。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