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做主管常见管理问题解决之道doc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丽水科学讲坛《第七期》(2)——阳光心态、健康人生主办单位:丽水市科协、丽水市心协、丽水精卫办承办单位:丽水市心协、莲都区精卫办、莲都区卫生局协办单位:丽水市疾控中心、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学生心理健康曾长佑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中学生到底是病人还是健康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评价中学生群体主流是健康的,但少数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和不健康人格。(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的课题组)在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高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7%,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一、学习不良(1)学习不良:主要指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行为。每个学习不良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有的是学科性(数学)学习不良,有的是记忆问题造成的,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当或缺乏学习兴趣所造成的等。二、学习不良(2)解决办法:1、促进兴趣转移。2、培养观察能力。3、加强思维训练,如“具体-抽象-具体”思维训练4、克服学习惰性。5、动之以情,增加“感情投资”。6、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7、加强课外辅导。8.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坚定继续努力的决心,启动学习动力系统,促使其彻底转变。考试焦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利;2、担心对个人的自我意想增加威胁;3、担心未来的前途;4、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5、担心考糟了,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二、考试焦虑(1)1、自信训练法自信训练主要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通过使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以扭转,借以削弱或消除考试焦虑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进行:(1)将头脑中的某些担忧、害怕的念头逐条记在纸上,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这些担忧究竟有哪些。(2)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这主要通过自我质辩进行。2、阶段训练法放松训练动机转移法。这道题答不好怎么办——怎样正确解题的思考上。自我暗示法。比如,在临考阶段,当自己感到精神压力很大时,可以进行这样的自我暗示:该复习的东西我都认真复习了,还怕什么?考题无非也是这些复习过的东西。二、考试焦虑(2)学校欺侮行为是中学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欺侮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接受者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心理的或身体的。1、取乐性攻击行为。2、习惯性攻击行为。3、报复性攻击行为。4、义气性攻击行为。5、嫉妒性攻击。6、语言欺负。三、学校欺侮(1)如何使欺侮在中学消失1、建立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对于攻击性学生,家长和教师特别要提供和谐环境,以避免争执、冲突等不协调关系的存在。2、采用集体讨论、角色扮演、行为矫治等方法减少学生攻击行为。如果两个学生打架,就可以让他们用互换角色的方法在小组或全班面前讨论,以了解每个问题争执的两面及其处理技巧,然后集体讨论。3、锻炼学生对挫折的忍受性。攻击型学生多容易冲动,碰到挫折、遇到不满无法忍耐。三、学校欺侮(2)一次青春期冲动要付出多大代价时间:2009年4月12_14日地点:河南开封兰考县事件:河南开封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盖亚分校高三学生程浩和田小非因为一件琐事引发冲突,这场架打了三天.结果:造成2人重伤、4人轻伤、1人轻微伤。最终田小非、田小荣、程浩、张丽等8名高中生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刑拘,羁押在兰考县看守所。其中7人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感慨:他们曾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境都不富裕,有几个还是单亲家庭;3年前,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兰考一高,本来很有希望考上大学……4月14日的那个夜晚,青春的冲动遏止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当时距离高考还不到两个月。高考曾是一个被期盼很久的日子,学生努力了12年,家长盼了半辈子。却因为一场偶发事件,就这样错过了。问题:青春期教育、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化解冲突等技能欠缺。四、早恋18岁以前的恋爱,特别是中小学生谈恋爱称为早恋早恋的类型:好奇型、补偿型、模仿型、从众型、逆反型、愉悦型、病理型、爱慕型青春型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女性自我保护什么是早恋?恋爱是指性成熟以后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情爱,是一种美好的两性间的感情。何谓“早恋”?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时代,乃至对不同的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说,中学生谈恋爱就属于早恋,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经济生活的自立程度尚未独立。恋爱的目的是两性的结合成婚,这是需要经济上独立生活上自立而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的,中学生们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男23岁,女22岁)相差甚远。恋爱是结婚的准备,如果恋爱的年龄与结婚的年龄相差太远,完全脱离开来,那就有悖常情了。为什么会产生早恋?1、生理方面的原因。2、心理方面的原因。3、社会方面的原因。1、有了独立意识,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青春期的心理变化:2、有时出现莫名的忧郁、烦恼,又不愿和家长老师、诉说;3、有时会出现逆反心理;哼,我偏偏不这样做!4、喜欢交朋友,对异性感到好奇,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为此,他们会尽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早恋的特点早恋是纯洁而幼稚的早恋是酸涩而令人遗憾的中学生早恋的特点1、朦胧性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2、矛盾性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3、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4、差异性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有的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大多数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5、隐蔽性。早恋的少男少女,一般是不会公开内心的秘密的,特别是对父母和老师更是如此。有时对自己的知己好友、兄弟姐妹也往往守口如瓶。早恋之所以有爱的这种隐蔽性,一方面是由于中学生怕招致家长、教师的反对和训斥,同学、朋友、兄弟姐妹们的讥笑和讽刺,另一方面也与少男少女第一次性爱的冲动来临时所产生的不安和“心理闭锁性”有关。6、兴奋性和冲动性。早恋的这一特点与少男少女的情感特征有关。青春期常被人们称作是情感的“狂风怒涛”时代。也就是说中学生时期,激情占优势,他们的情感具有强烈、不稳定、易冲动的特点。与此相适应,早恋的中学生往往会对恋人产生强烈的亲近欲望,因而,在与对方相处时,言行、举止常常表现得特别兴奋和冲动。早恋的这种特点常常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某些少男少女由于在与对方相处时过于兴奋和冲动,往往会失去理智,将自己完全置于激情的支配之下,过早偷食禁果,导致少男少女的越轨行为。7、过于美化、迷恋对方。少男少女的早恋大都贯穿着“美”的意念。他们常常在日记或情书中用“千般至善”“万般至美”的语言来描述对方,在心目中将对方的风度、外貌、气质、才能等加以美化,认为异性朋友身上的一切都无可挑剔。“爱屋及乌”,一旦爱上某人,连对方的缺点似乎也是美好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8、难舍难分而又喜怒无常。陷入早恋的中学生所激起的爱的情感,其强烈程度不亚于青年人。这些早恋的少男少女,虽不热衷于学习,但却渴望着上课,在班上他们彼此之间可以多递几个眼神,谈几句话,即便是不接触,也会觉得对方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心里更踏实、更安稳。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我校特点:垃圾型。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第四种,游戏型。由于没有深厚感情基础,一些“早恋”生说好就好,说坏就坏,视恋爱为儿戏,寻找刺激,从中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这种人的“恋爱”对象很不稳定,甚至同时和几个人“交朋友”。第五种,幻想型。“早恋”中的中学生往往有一种盲目性。在他们看来爱情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浪漫,世界只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他们为了“恋爱”可以将其余一切(包括学业、纪律、物质条件等)抛置脑外,以为“恋爱”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有的中学生恋上了某个同学时,在不了解对方人品、性格、兴趣、家庭、志向等基本情况下,就自我陶醉了,并以为终生有托,可结百年之好了。第六种,依赖型。一些中学生内习孤独,他们既感到自己在不断成长,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在提高,同时又往往觉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引起很多寂寞、烦恼和痛苦。当这种心理体验变得强烈时,就需要寻找可以依赖的“意中人”来倾诉。一旦出现他们想象中的异性,很有可能发生“早恋”。第七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第八种,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或者变态心理。为了炫耀自己。中学生不宜谈恋爱,为什么???我可以谈恋爱吗?政策依据《中学生手册》中明确提出:中学生不能谈恋爱。《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加减分细则》第六章第14条提出:谈恋爱德育评估扣5分。心理生理角度分析(1)中学生思想上尚未定型。中学生由于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看法比较幼稚、片面,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变化。(2)中学生思想尚未成熟。中学生的心理仍处在发展阶段,他们好自以为是,易冲动,情感不稳定,自制力差。因此,在恋爱时极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轨”的事情来。(3)过早的恋爱还会引起心理变态。陷入早恋误区者整天处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怕同学讥笑,怕家长批评……这就必然导致神经紧张,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烦躁不安,心率过快,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