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据《礼记》记载:“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由此可知,西周“乐”制的设计,旨在A.巩固宗法制的统治B.确立贵族等级秩序C.维系社会秩序稳定D.弥补分封制度缺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合父子君臣”可知“乐”制旨在缓和等级矛盾、维系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乐”制在于维护宗法制和等级次序,非“建立”和“确立”,可排除A、B项;“乐”制与分封制是文化和政治两个不同领域的制度,“乐”制是为了维护分封制,非弥补分封制度缺陷,可排除D项。-2-2.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记述。对所记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史籍记述《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后汉书·左雄传》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周礼·地官》记载有乡大夫具乡饮酒之礼,考察其乡人土的德行、道艺,三年举贤能者贡于周王,以备选用。A.官吏举荐人才的察举制业已出现B.德才兼备成为世官制的主要标准C.贤能之士通过荐举选官步入仕途D.世卿世禄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郡国孝廉,古之贡士”“举贤能者贡于周王”等信息,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通过荐举选官,一些有才能的被任用,荐举选官是指君主及官员个人推荐优秀人才任官。这样的人才来自社会各个阶层,靠自身才干被委以各级各类官职,甚至将、相等高官。如西周春秋时诸侯有贡士于天子之制,是基层长官向最高统治者推举有才学之士供朝廷选用的制度,就是朝廷通过基层荐举选拔官员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没有官宦背景,完全凭个人能力。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制度,排除A项。世官制的标准是出身,血缘关系,故排除B项。世卿世禄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3.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唐初)河北士族不必以仕宦至公卿,始得称华贵,即乡居不仕,仍足为社会之高等人物。盖此等家族乃一大地主,终老乡居亦不损失其势力,自不必与人竞争胜负于京邑长安洛阳也”。材料折射出-3-A.唐代门阀士族政治占主导B.科举制推动士族地位提高C.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渐进性D.政治模式反映了土地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这一时期旧土地关系下的家族势力在新的选官制度和土地关系(战争背景下的土地军事集团重新分配)之下仍能保持的较大的影响力,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故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士族地位变化的问题,只是表述了士族在其势力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的影响力,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模式问题,故D错误。4.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中主体性相对鲜明的人土形成了一种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他们在政治价值观念上趋近,思想取向具有同一性,往往基于志同道合而结成“朋党”。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他们有时还能操控政治奥论,令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这反映出当时的士大夫群体A.惯于结党营私和相互倾轧B.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走向C.共同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D.政治意识抗争性日益凸显【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操控政治與论”“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等,可以判断出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政治意识的抗争性强化与突破,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朋党”有特定含义,不是善于结党营私相互倾扎,故排除A项;“操控政治舆论”的目的是“令居于九五之尊的帝王不得不有所退让”,而不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走向,故排除B项;从材料的主旨来看,不能判定是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共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故排除C项。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前,海外各国已开智、施仁、崇义、国富、兵强,清朝仍把各国当做昔日的夷狄,如禽兽般蔑视。以至道光末年鸦片之乱为英国所挫。这一观点-4-A.表达了对“华夷”观念的质疑B.正确揭示了中国战败的根源C.理性分析了当时中外政治形势D.揭示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本质【答案】A【解析】【详解】学者认为西方国家国富、兵强,而清朝以夷秋对待西方是符合史实的,但认为因清朝蔑视他们而导致鸦片战争失败,这一看法是片面的。此观点体现了学者对清朝的“华夷”观念极大不满,故A项正确。B项错在了“正确揭示”的表述上,故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主旨来看,不涉及“中外形势”,故排除C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是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这和材料信息主旨是不符合的,故排除D项。6.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从最低阶到最高阶,都建立在对个人的效忠上。高阶军官自择下属,士官挑选自己的士卒。一种建立在人与地区上的同乡情谊,使得湘军从将领到步卒都能牢牢聚合在一块。这种军事集团的构建模式A.埋下了近代军阀割据的历史隐患B.揭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C.大幅度提升中国军队近代化水平D.阻碍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建立在对个人的效忠上”“建立在人与地区上的同乡情谊将这支军队从将领到步卒牢牢闭结在一块”,表明湘军具有封建传统军阀性质,这必然会为近代中国军阀割据埋下隐患,不利于军队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有利于加强湘军的战斗力,但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因,可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向西方学习没有必然联系,可排除D项。7.1900年6月,当德国公使伍林德在北京被枪杀后,清政府向各省督抚发布一道密旨:各省督抚均受国厚恩,同休戚。时局至此,当无不竭力图报者。应各就本省情形,统盘筹划,于选将,练兵、筹饷三大端,如何保护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济京师,不使朝廷坐困。-5-这一“密旨”客观上A.解决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加速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导致了八国联军共同侵华D.赋予了督抚一定的行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是德国公使伍林德被枪杀之际,清政府颁行的一道密令,让地方督抚便宜行事。这一密令加大了督抚处理地方的权力,是东南互保形成的政策依据,故D项正确。该措施没有解决清政府的政治危机,违背史实,排除A项;B项错在慈禧太后逃亡途中下令镇压义和闭;帝国主义企图瓜分、占领中国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占领的矛盾是发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8.下表内容是有关对红军长征的论述,从中可以提炼出的共同结论是论述出处我们长征时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最后,我们完成了任务,到达了当时的目的地。张闻天《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长征是一次充满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理想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索尔兹伯力《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陈载舸《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A.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长征中得到集中体现B.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行动-6-C.为理想信念面艰苦奋斗是长征胜利的法宝D.长征的成功展现出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图表中三则材料所记述内容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有共同的记述内容,即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的精神动力,使红军将土在艰难环境下艰苦奋斗,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据此可得出C项正确。长征途中,国民党追击共产党,故A项错误;B项和D项虽然符合史实,但只是材料中信息的一个方面,不全面,不是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9.有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100多年历史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以下《抗日战争》的教学提纲图片反映了政治方面:两党合作,民主力量不断发展,国民政府开放民主;经济方面:政府经济职能增强;主权方面: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主权国家的尊严,民族凝聚力增强。A.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鲜明主题B.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有多种理解和解读C.民族凝聚力增强是现代化主要体现D.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现代化因素【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体现在当时中国在民主政治、国家主权等多方面取得的成就,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是题干表述的重要主题,也就是抗日战争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关系故A项正确;题干内容是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体现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多种理解和解读,故B项错误;C项“民族凝聚力增强是现代化的主要体现”,仅仅体现题干的部分内涵,故排除,D项“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现代化因素”表述错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在1862年,故排除。-7-10.1787年5月25日到9月17日,美国制宪会议最后签署《联邦宪法》。制定和通过《联邦宪法》的过程中,罗德岛(州)的代表始终没到场,其他12州的代表团也经历了各种矛盾和斗争,会议仅表决就进行过569次,最终签字的是42名代表中的39名。这一过程体现出A.美国邦联制政体深得民心B.美国的民主政体逐渐完备C.联邦政府存在不稳定因素D.政体确立伴随斗争和妥协【答案】D【解析】【详解】有的州拒绝参加会议、几十名代表、历经一百多天、进行了数百次表决、最后还有三名代表拒不签字这些信息都能体现出围绕制宪充满了矛盾,而在复杂艰苦的过程之后终于通过了《联邦完法》,体现出各种力量和观点的最后妥协,故D项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政体,无力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所以政体改革势在必行,故A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是《联邦宪法》诞生的艰难过程,不是法律逐渐修改完善的过程,故B错误。《联邦宪法》仅是联邦政府成立的法律依据,不能因为这部法律谈论过程漫长艰难而断言以后成立的政府有不安定因素,故C错误。11.亨廷顿教授认为,同质文明、亲缘文明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而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解、误读;未来的战争将不再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进行,而会在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在不同文明的断层线上展开,将来西方文明所面对的敌人就是儒教与伊斯兰教的联盟。材料意在表明A.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B.文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影响上升C.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基本上解决D.同质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异质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未来的战争……不同文明”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国家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不同文明的冲突,故选B。材料不是强调战争不可避免,故排除A项。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基本上解决非亨廷顿教授观点,排除C项。“同质文明、亲缘文明易于相互沟-8-通和理解,而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解、误读”,非同质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异质文明,排除D项。12.东汉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的运用,庄园经济不再是中原地区的专利。此时的庄园经济已经发展到边郡地区。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当时A.农业耕地面积在扩大B.全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在提高C.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D.边郡土地兼并状况日益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庄园经济模式扩展到边郡地区,从而代表了东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随着生产力提高,庄园经济模式有所扩展,但不能说明耕地面积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庄园经济扩展不能代表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和土地兼并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3.唐代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物价管理制度。每种货物按品质评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价格变动每十天登记一次;诸市司官员评定物价不公,按照物价的偏差程度以贪赃论处;若从中捞取好处则按盗窃罪论处。唐政府此举,意在A.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