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1分)1.(1分)(2015•本溪)下来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汽车爆胎C.蔬菜榨汁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汽车爆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蔬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5•本溪)下来生活中的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手套B.纯棉衬衫C.真丝围巾D.尼龙背包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羊毛手套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纯棉衬衫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尼龙背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1分)(2015•本溪)下来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固体粉末C.塞紧橡皮塞D.闻气体气味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取用固体粉末方法考虑;C、根据在试管口塞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体气味注意事项分析判断.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容易发生火灾,故A错;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故B正确;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C错;D、闻药品的味道,因许多药品有毒或有强烈的刺激性,在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D错.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4.(1分)(2015•本溪)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颜色是()A.黄色B.淡蓝色C.蓝紫色D.砖红色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黄色火焰,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砖红色火焰,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蓝紫色和淡蓝色、烟和雾等的区别.5.(1分)(2015•本溪)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来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露天焚烧垃圾B.燃煤火力发电C.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火力发电一般为燃煤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去分析解答;C、从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D、从汽车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焚烧垃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A错误;B、燃煤火力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气体和粉尘,故B错误;C、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正确;D、汽车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多开私家车就会增加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加重空气的污染,故D错误.故选C.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污染.6.(1分)(2015•本溪)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C、空气液化,是因为分子间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D、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1分)(2015•本溪)氟化氢钠(NaHF2)可以用作防腐剂和食品保存剂,该化合物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A.0B.﹣1C.+2D.+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氟化氢钠(NaHF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氢元素都显+1价,设氟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1)+2x=0,则x=﹣1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8.(1分)(2015•本溪)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来分析;B.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性质分析;C.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D.根据分子、原子定义来分析.解答:解: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说法错误;B.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正确;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说法错误;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要将结论和现象区别开来.9.(1分)(2015•本溪)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锌片加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硝酸铵溶解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锌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法错误.C、锌的活动性强于氢,故可与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故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1分)(2015•本溪)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考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气体的量分析;B、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C、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D、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解答:解: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选项错误.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选项错误;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选项正确;D、因为大量氮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环境污染有关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理念,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1.(2分)(2015•本溪)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氮气用作保护气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D.氧气用于炼钢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用作玻璃刀,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故选项正确;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12.(2分)(2015•本溪)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C.用“地沟油”烹调食物D.用霉变的花生榨食用油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碳酸氢钠(小苏打)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C、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地沟油中含有很多杂质、有毒物质.D、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小苏打能与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疏松多孔,选项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选项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C、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地沟油中含有很多杂质、有毒物质,不能用于烹调食物,选项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D、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用霉变的花生榨食用油,选项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A.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甲醛、亚硝酸钠、黄曲霉素等)、常见盐的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2分)(2015•本溪)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碱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考点:分子、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