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答案】A【解析】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说明西周分封制明确君臣等级,故A正确;秦朝开始建立皇帝制度,B错误;夏商周时期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错误;D不符合材料“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排除D。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司马迁《史记》“秦王赵正(即羸政)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西汉竹简《赵正书》2“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胡亥独幸从……始皇在位,不为不久,而迄未建储,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吕思勉《秦汉史》A.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B.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C.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D.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答案】C【解析】从材料“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猝亡,胡亥即位,故C项正确;AB项只符合司马迁《史记》,排除;D项不符合司马迁《史记》,排除。3.《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材料所述为2017年对摩崖石刻的研究论证证明了史书记载的《封燕然山铭》的真实性,说明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用于研究历史,B说法正确;A“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的说法不准确,且与材料无关,排除;文献史料也可以反映真实的史实,是价值不一定比实物史料低,C不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记载都可以通过考古研究加以佐证的,D不正确。3点睛: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因此在历史研究中应采用多种史料相互印证等。4.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B.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C.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均高于其他地方,这是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结果,B项正确。制约南方经济发展的是生产工具,不是人多地少,排除A。从平均亩产量来看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差甚远,排除C。地理环境只是外部因素,不能决定农业生产水平,排除D。点睛:表格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限定范围(如本题农耕区域)和各项数据变化(年人均耕田数、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规律,提取有效信息为:中原地区人均耕田数适中,但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均高于其他地方。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即可知道正确答案。5.下表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情况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4历史时期州数郡数县/侯国数西汉末131031585东汉中叶131051150西晋19173—南北朝初期38313—南北朝末期2756631500上下A.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C.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D.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西汉、东汉和西晋时期,州郡数量较少,而南北朝时期州郡数量大增,这是因为西汉、东汉和西晋时期国家统一,而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因此地方行政体制受到国家政局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和州郡数量的变化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到南北朝时期,国家数量增多,而不是疆域的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行政效率如何,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表中的数字信息找出发展趋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即可。6..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5D.囊括了三省的主要职权【答案】D【解析】“政事堂”是的出现三省合一办公场所,也就是说三省的权力都集中到“政事堂”手中,这与最初利用三省来分权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三省合一加强的是相权,不利于加强皇权;B选项说法不准确,原有的决策程序是三省内部进行,而“政事堂”内部也可以按照原有的程序来进行决策;C选项说法错误,与题意无关。7.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A.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B.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要知,土地兼并的现象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必然影响社会和谐,故可排除A;对材料进行分析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的问题,故可排除B;材料中的“市民阶层壮大”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发展变化”,而不是固化,故可排除C;“宋真宗在位期间,土地兼并严重”,反映了农民只能更多的租种地主的土地,“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反映了这种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故本题选D。8.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表明当时工匠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6【答案】C【解析】从材料“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可以看出当时工匠可以缴银代役,说明了工匠的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故C项正确。“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当时工匠并没有真正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也没有摆脱官府对其的人身控制,故AB两项排除。明政府的这种措施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但题干问的是工匠所发生的变化,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容易误选D项,解题关键是抓住问句的指向词“当时工匠”,即从工匠的角度来认识这种现象,而不是探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9.有学者认为,由于明代以后实行分区或分省定额录取进士,各地考上的官员参与“廷议”,许多科举出身者未做官而成为乡里或地方与官府打交道的代言人,这类似于西方的代议制度。据此推知,科举制A.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党营私现象B.有利于社会重学重教风气的形成C.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D.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国式的代议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往往是地方精英的代表,类似于西方的议员,能够和官府沟通,考试合格者为官,完善了文官政治,从而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D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科举制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而与避免了考官与考生结党营私现象无关,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社会重学重教的风气形成,而是强调科举制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排除B。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而是强调科举制起到了调动知识精英参政的作用,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0.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7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论片面,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1.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答案】B【解析】材料中“马铃薯”“洋葱”均不属于粮食作物,这些品种引进和种植说明农产品逐渐商品化。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耕与织发分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C项中“成为主流”说法绝对;材料中说明的是饮食结构,不是社会结构的巨变,故D项错误。412.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B.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8C.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D.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答案】B【解析】“夷务”是清朝政府对于藩属和外国事务的总称,体现出政府“天朝上国”思想,后来称“洋务”以及外务部,体现出晚清外交的近代化,也说明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逐渐崩溃,故B正确;晚清政府国际地位较为低下,并没有提高,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外交理念的成熟,故C错误;D中共识说法绝对,排除。13.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变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故A项错误;1875年重视海防和塞防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4.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9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