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小论文。他们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材料结论甲西汉时期,全国已有数个商业中心,如长安、洛阳、邯郸、江陵、成都等开始形成著名都会城市乙唐代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已经实施丙明朝太仓州的部分地主利用农村的廉价劳动力,除粮食生产外发展畜牧业、养鱼业、果树蔬菜生产,而且产品都进入市场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丁清代广州十三行主要承销外商进出口商品、代表外商缴纳关税、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及传达政令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都会城市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故A错误;海禁政策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实行的,故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形成,但通过对丙项材料的分析,我们看不到雇佣关系的存在,故C项错误;丁项材料体现了十三行的职能,依据其职能可以看出十三行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故选D。3.学者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的态势好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中间应该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指的就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在我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以小农经济占主体的经济结构中家庭手工业也比较繁盛,由于重农抑商政策和自然经济的束缚,民营手工业发展缓慢,所以材料中“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的“细长”部分便是民营手工业,故排除AB,选C。工场手工业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不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排除D。-3-4.根据史料记载,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种现象说明A.当时工匠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B.当时工匠摆脱了封建官府对其人身的控制C.当时工匠履行封建义务的银差化D.工匠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北匠出银六钱’”可以看出当时工匠可以缴银代役,说明了工匠的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故C正确。“不愿者,仍旧当班”说明当时工匠并没有真正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也没有摆脱官府对其的人身控制,故AB排除。明政府的这种措施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但题干问的是工匠所发生的变化,故D排除。5.战国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4~6亩土地只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到了宋代,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地区,大约1亩多土地即可养活一个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①牛耕的普及②曲辕犁的推广③水排的使用④铁锄的出现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故牛耕的普及和曲辕犁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①②正确。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排是-4-利用水力进行鼓风的冶铁设备,与材料不符,故③错误。铁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6.“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或从政这一历史现象,而一般情况下在论述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时需要从经济角度去思考。中国古代的经济形式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B项虽然正确,但不属于根本原因。C、D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商人发财致富后购买田宅,且没有从经济角度去思考,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7.《元史。食货志一》记载:“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元朝棉纺织业发展迅速B.政府加重了对小农经济的剥削C.家庭手工业成为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D.元朝时江南的经济重心地位得以巩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可以看出元代的夏税以棉纺织物代替,说明当时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故本题答案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剥削,B项不选;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是棉纺织物是最主要的,C不选;D项错误,材-5-料看不经济重心的地位。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的手工业·棉纺织业8.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9.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6-10.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选项排除。1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实际上是在强调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是不可避免的,即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A正确;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而未强调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欧洲出现“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B;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而非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排除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与新航路无关,排除D。所以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7-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A.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B.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是指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仍然是封建自然经济因此应指对生产方式的变革,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史实;C和D不是主要影响。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商业·宋代的商业革命【名师点睛】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突出特点?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的影响是指什么?突出特点:1.市、坊界限被打破;2.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4.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爆炸性影响”指: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3.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6世纪的贸易中心在西班牙与葡萄牙,未发生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的有效信息,故B项错误;教会势力衰弱不是资产阶级地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进行殖民掠夺,-8-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向欧洲,导致欧洲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以马克思关于封建主与资产阶级地位的变化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的掌握,只要准确理解“价格革命”的含义即可。14.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羊毛和商品粮需要量的增长与价格的提高,刺激了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因而不少人到农村去租地并且为租到土地而提高地租,而多少年来农民只缴纳固定不变的贡赋。由于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物价上涨,领主的收入已明显相对减少,许多人很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租给资本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农村劳动力的增加与封建领主更愿意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无关;B选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出现导致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不是封建领主意愿变化的直接原因;C选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中期,并非16世纪开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5.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A【解析】-9-【详解】材料反映瓦特参与过修理唧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