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阶段性检测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阶段性检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2.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把对应选项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3.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出土的楚墓竹简记载:“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一思想在当时A.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B.提高了广大平民参与政治的热情C.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王永祥在《董仲舒评传》中写道:“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界。”作者得到这一结论可能是基于A.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B.推动儒学完全宗教化C.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D.使儒学更加思辨化、理论化3.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4.如今,“九渊书吧”在荆门遍地开花。某校学生在查阅陆九渊相关的文化典籍时发现这样一句话:“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2-A.批判周孔之道B.否定传统经学C.重申儒家义利观D.强调主体意识5.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A.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B.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C.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D.反映了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6.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俄狄浦斯王》,约公元前431年上演。对于俄狄浦斯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受的厄运,作者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这说明古希腊A.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B.戏剧推动了民主进程C.城邦和公民走向堕落D.摆脱了神对城邦的影响7.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A.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的级利益B.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C.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8.捷克人胡司(1369—1415)严厉谴责罗马教皇到捷克兜售“赎罪符”,他还用本地方言而不是教廷所规定的拉丁语作祈祷。他把圣经译成了捷克文。他奠定了捷克书面语言的群众基础。胡司等人的行为在当时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9.“其(科学的人文主义)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这种科学的人文主义A.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C.赋予了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D.鼓吹人要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10.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3-代天文学A.注重科技的工具价值B.具有理性主义色彩C.注重追求科学本质D.存在浓厚的迷信色彩11.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平分秋色。这反映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代书法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代书法“既合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12.普朗克191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名字和h=6.62607015×10-34J·s。普朗克的贡献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C.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宏观世界认识不足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13.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B.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14.“这是怎样的一张网呢,每一个交汇点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交汇点到达另一个交汇点,有着一张网所有的联接,提供的无限途径,于是每一个点都是重要的,而每一个点都是不重要的;这是怎样的一张网呢,所有的你,都让我变得更强,所有的我,都让你变得更加有效。”这主要说明互联网A.内容更广泛B.主体更平等C.速度无障碍D.手段更隐蔽15.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高中教材版本课文表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II)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人民出版社(必修II)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岳麓书社(必修II)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4-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的解体无关B.进入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D.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某种特例16.张之洞说:“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固已著著落后,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之法。”材料表明张之洞A.主张通过中外合作办厂实现自强求富B.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不合时宜C.主张通过民间办厂解决人民生计D.办图保护自然经济17.到了近代社会,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有人爱来有人恨,有人抬来有人砸!近代社会砸孔的意义在于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C.恢复了文化自信D.提高了劳工阶级参政、议政的意识18.1924年孙中山曾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这表明孙中山A.改变了阶级立场B.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C.放弃了三民主义思想D.发展了革命思想19.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写道:“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中国面目全变了的途径是A.通过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B.发动五四运动调动全民族的爱国热情C.领导全国人们进行抗日斗争D.开展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20.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下列选项不符合邓小平讲话的现实意义的是A.恢复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B.批抨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C.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有利于打破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5-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同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A.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B.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C.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D.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22.20世纪80年代,“学数理化,走好遍天下都不怕”一度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流行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左”倾思潮的影响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动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迫切需求23.1844年出版的《三个火枪手》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被称为“大仲马式的英雄”,即勇敢、机智、热爱冒险,并且把这种冒险经历作为一种乐趣,最后往往因巧合与胆量完成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事情,从而推动和改变历史的发展。该作品表现出A.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B.从“理想主义幻梦”中惊醒C.对社会现实的冷静分析思考D.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倾向24.《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A.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B.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C.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二、非选择题25.(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材料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6-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衹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8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可补官。——摘编自《中国古代教育》材料二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1946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