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初年,田氏在齐国夺取政权,于是“(卿大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卫国因国力衰弱,于周显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46年)“更贬一号日侯,服属三晋(赵魏韩)。”上述史实表明,此时A.宗法观念的社会影响深刻B.诸侯分封秩序日益完善C.贵族集团退出了政治舞台D.政治统一进程明显加快2.自刘邦建国至献帝禅让,汉朝时登上后位并有幸成为皇太后的共有19位,其中先后有9位皇太后临朝称制,而没有临朝之名,却有干政之实的皇太后也不在少数。汉代母后临朝政治的出现A.反映出女性地位的提高B.基于刘氏诸侯王势力的强大C.是君权至上的客观产物D.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淡薄3.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A.注重技术传承B.严格制作程序C.保证产品质量D.强化市场垄断4.唐宋时期,“贵者始富,贱者不富”的所谓先王之制转变为“贫富贵贱,离而为四”;贵者未必富,富者未必贵;贫者未必贱,贱者未必贫。这反映出唐宋时A.门阀士族政治开始瓦解B.社会垂直流动显著增强C.崇富逐利成为社会风尚D.经济发展冲击等级关系5.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由此可见,宋明制度对封建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士阶层不再参与“民之反”B.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C.“大一统”格局得以奠定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6.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2-A.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B.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7.明天启年间,入内直房宦官刘若愚对批红情形描述如下:“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来字样,用朱笔楷书批之,间有字的偏旁偶讹者,亦不妨改正。”据此分析可知,明朝A.内阁票拟权得到一定维护B.内阁制是宦官专权的根源C.皇帝决策时重视宦官智慧D.批红权与票拟权相互制衡8.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B.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C.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9.《辛丑条约》附件对外国使节觐见作了详细规定,包括国书呈递“皇帝必亲手接收”,款宴诸国使臣皇帝必“躬亲入座”。并强调:“中国游礼诸国使臣,断不致与彼此两国平行体制有所不同。”这些规定A.使清政府最终沦为“洋人的朝廷”B.进一步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根基C.利于确立近代国家平等交往原则D.破坏了清王朝对外交往的自主性10.下面为1913~1920年国内棉纱消费情况统计图。图中数据的变化A.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B.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某些特点C.反映出棉纺织业实现了独立自主D.表明中国棉布出口呈增长趋势11.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A.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B.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C.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D.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12.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A.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B.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3-C.战时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D.强化国民政府大学的党化教育13.“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共同纲领》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4.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没有展示中国当时所流行的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导向”。之所以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B.成为规范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C.在产生时充满理想化的成分D.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15.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B.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D.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16.“解负令”并没有满足平民提出的平分土地的要求,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旧归贵族所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解负令”A.将公民内部的阶层融为一体B.解放了雅典的奴隶群体C.壮大了贵族阶层的政治力量D.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17.马克思指出,在古代罗马,“同所有一般的民法一样,继承法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一种结果,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这种经济组织是以生产资料即土地、原料、机器等的私有制为基础的。”据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帝国利益至上B.形式主义色彩浓厚C.与其经济发展适应D.根植传统意义深远18.19世纪30年代,英王威廉四世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他还三次为大臣制订正式提案。在一次庆典中,他不听从其政治顾问而允许使用自己的名字,以对上议院中一次关键的投票施加影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国王依然是国家权力中心B.内阁和议会受到国王控制C.专制王权曾一度出现复辟D.君主立宪制仍在发展之中19.有学者指出,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晚期,法国的政治制度进入到多变时代。这一时期最核心的变化是A.王权与公民权利地位的变化B.君主立宪派内部权力之争C.封建帝制与君主立宪制之争D.民主共和派内部权力之争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亦不得强迫任何开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只,驶入或驶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上述规定A.保留了邦联制的某些特征B.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C.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权D.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性-4-21.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但英美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徽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代议制民主下权力运行机制的调整B.“首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C.立法和司法对行政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D.“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保留部分封建残余22.社会主要由“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组成,未来的理想社会就应该由“劳动者”即实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无产者共同来创造。圣西门的上述思想A.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B.对阶级结构的变化认识不够清晰C.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道路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23.对于《四月提纲》,普列汉诺夫说,如此这般的“转变”之后,建立起来的政府,要么是一个在共产主义基础上革新了的“皇帝专制政府”,要么是个搞资本主义的“可笑政府”。材料表明,普列汉诺夫A.不满列宁擅自决策的专断行为B.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力量的强大C.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条件不成熟D.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24.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2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21国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某国际会议拟定了以下入会条件(部分),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1.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2.该国不应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3.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4.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A.引发战后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B.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C.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D.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II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制衡机制,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察机关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由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跃升为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成为直属-5-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整肃百僚,以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和通过“彰善瘅恶,激浊扬清”,实现社会的调整功能。历代监察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有效地纠弹百官有司之邪辟,还对古代政治权力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二古希腊雅典其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民众大会,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民众大会最足称道的还是在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所确立的“贝壳弹劾法”。二是五百人会议,在没有召开民众大会期间五百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民众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三是陪审法庭,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雅典国家并没有独立的专门监察机关出现,在监察体制上呈现着一种多元化的局面。——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古代雅典的监察制度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雅典监察制度不同于中国的原因。(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唐朝关于金融犯罪的立法更为完备。在铸钱方面,唐律规定,“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