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2.《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3.《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攻守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这反映出,《孙子兵法》A.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B.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C.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D.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4.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很低,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也不绝于耳。这些现象反映出A.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B.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C.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D.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5.《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2-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D.封建迷信思想6.《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易经》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7.下图是据相关史料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8.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不高,统治者普遍认为灾异是对帝王失政的谴责和警示。当灾异发生时,帝王一般会下诏言事,征求解救灾荒的措施。据此可知灾害的发生A.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D.有利于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9.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A.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3-B.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D.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10.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11.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君子、小人之辨。材料表明A.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B.封建专制主义仍占主导地位C.传统的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12.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13.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4-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对历史发展及人类文明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遗憾的是,在中国却没有因为这样伟大的技术发明而使社会产生伟大的变革。这是因为A.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B.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C.科举制的盛行D.封建制度根深蒂固15.下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B.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16.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逐渐走向繁复化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实用性不断增强17.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某一绘画特点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据此,这一绘画艺术。A.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点B.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C.迎合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取向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18.有学者评论《清明上河图》道,“它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5-料。”这意在说明《清明上河图》A.开创了新的绘画模式B.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C.受到现代艺术家重视D.是当时太平盛世的刻画19.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抄写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A.蕴含更高艺术价值B.得到西方人的认可C.符合晚清政治需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20.春秋时期,贵族在会盟、祭祀、宴请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诗教”作为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文学素养成为春秋时期选官制度的标准B.古代文艺作品创作追求政治教化功能C.《诗经》可作为研究春秋时期政治的史料D.儒学思想成为春秋时期社会主流思想21.《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22.元代作家夏伯和指出“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母子如《伯俞泣杖》、夫妇如《杀狗劝夫》、朋友如《管鲍分金》……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而语矣。”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A.注重演绎历史故事B.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D.具有伦理教化功能23.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24.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6-A.封建经济日益衰落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25.鸦片战争时期,研究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广泛使用世界地图,如《海国图志》、《瀛寰志略》。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A.政府重视对世界地图的研究B.世界地图均以中国为中心C.部分士人有一定的世界意识D.史地著作被社会普遍接受2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7.“今日翊(yi)赞宏图,有不当置西人之事为而弗取也。是道德纲常者,体也;兼及西人事为者,用也。必体用皆备,而后可备国家器使,此尤今之所不可不知者也。”材料意在说明A.“中体西用”是治国之策B.向西方学习要结合本国国情C.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及中国D.选择性引进西方科技很重要28.梁启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A.批判了严复“中体西用”观点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29.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是“愚民”“群盲”。这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30.“徒恃西人之舟坚炮利,器巧算精,而不师其上下一心,严尚简便之处,则犹未可与权。盖所谓师法者,固更有进焉者矣。”该言论早应出自-7-A.地主阶级抵抗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31.民国初年,黄远生曾说:“自西方文化输入以来,新旧之冲突,莫甚于今日。盖吾人需知,新旧异同,其要点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其中□□的文字有可能是A.思想B.民主C.法律D.科学32.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3.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贡献(部分)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鲁迅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蔡元培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钱玄同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刘半农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A.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B.客观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C.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8-D.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34.“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A.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B.自下而上解放思想的弊病C.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D.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35.某学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