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60分(每题占2分)1、据史料记载: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历任陈州通判、开封府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据此判断韩绛应该生活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2、《周礼·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反映出()A.周朝社会动荡战争频繁B.周王室的军队数量庞大C.天子严格控制诸侯军队D.分封制下等级秩序森严3、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谱系的书籍。魏晋“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家之婚姻,必有谱第”,谱学研究成为风尚。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A.重建夏商同宗法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C.回家分裂制据的状况D.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学4、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体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这一变化表明西周()A.中央集权得以确立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C.宗法制度开始形成D.“天下一家”政治理念得以强化5、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A.神权与王权B.皇权与相权C.中央与地方D.外戚与宦官6、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概念解释A重农抑商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B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C行省制行省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各行省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处理境内重大民政事务D明朝内阁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A.AB.BC.CD.D7、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礼仪规范不断完善B.等级制度趋于森严C.专制政治走向极端D.丞相权力逐渐削弱8、有学者在介绍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材料说到的制度所在-2-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9、史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10、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①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②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③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④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在谈到我国古代农民心中的理想社会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农民心中的最理想的国家形态其实是“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他们喜欢把官吏被称为‘父母官’,他们心目中的皇帝应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12、“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汉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13、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开始于()A.西汉B.唐朝C.元朝D.清朝14、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他认为()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强调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客观条件所决定D.肯定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15、有人考据,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出身于贫寒家庭。据此可知,科举制()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强化君主专制主义制度D.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6、古代有这样一个机构,大臣常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咨询,是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期间”,这个机构最有可能是()A.御史大夫B.门下省C.内阁D.军机处17、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3-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18、假如邓世昌、丘逢甲、张自忠等名人共坐一起回顾谈论各自人生,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最有可能是()A.推翻清政府B.建立民主政体C.反对外来侵略,维护主权完整D.驱逐日本侵略者19、“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这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20、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政局逐渐稳定下来B.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C.清朝官员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D.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21、道光皇帝于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道光皇帝与英方妥协议和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C.揭示鸦片战争失败根本原因D.此密谕促成《南京条约》的签订2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开放四个城市为商埠,其中一个商埠属于浙江,它是()A.杭州B.宁波C.温州D.台州23、中日甲午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A.促成了中国近代化起步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C.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24、义和拳本为练习拳棒、传授武术的民间反清秘密会社,近代逐渐演变为反洋教组织,转而支持满清政府。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政策改剿为抚B.列强侵略不断加深C.中西宗教信仰冲突D.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25、下列列强不平等条约的有关条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③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④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26、刘永福在他的《盟约书》里写到:“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下列与《盟约书》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黄海海战B.收复新疆C.甲午战争D.反割台斗争2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4-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8、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在条约上,李鸿章将名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并在病榻上交代了他的临终奏章:“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下列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A.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B.增开天津为商埠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29、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据图可知(A、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B.中国已经出现被瓜分局面C、中国抵抗意识逐渐丧失D.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30、近代史上,列强在华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④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①③②D.②③①④第II卷二、材料分析题:40分(分别占16分、15分和9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时间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5-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8分)(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2分)(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3分)(4)材料四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2分)33、(9分、2016年北京高考题)阅读下面佳士得拍卖行得拍卖品清单:日期拍卖行拍卖品描述1861年7月佳士得来自军官们得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1862年6月佳士得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1864年7月佳士得36件来自圆明园的物品请回答:(1)上述拍卖品是那一次战争中被那些国家抢劫的?(3分)(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3分)(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抢劫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3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60分(每题占2分)1、【答案】D-6-2、【答案】D【解析】材料中对于军制设置等级,“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说明国家不同,享有军队数量不同,体现出分封制下等级森严,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