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优化学案)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学案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C.宋朝二府三司制D.明代内阁制4.“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6.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2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里的“新”、“不同类型”指的主要是A.城邦民主制度B.邦联制C.君主立宪政体D.联邦共和政体8.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B.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C.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D.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9.(学案)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10.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11.(学案)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3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2.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B.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清末“新政”的推行13.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这说明共产国际A.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B.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C.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D.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14.(学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5.(学案)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16.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的口号。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华北和华东的农业基础良好B.解放区基本实现4“耕者有其田”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人民被解放全中国的激情鼓舞17.(第二次月考)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18.“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19.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B.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0.(优化学案)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祖国失散已久的又一个“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原因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21.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现代某一外交现象时指出:“它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极大地提高了新政权的国际地位;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这里的“它”是指A.“一边倒”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政策22.“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523.《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A.两极格局形成B.多极化趋势出现C.两极格局瓦解D.世界新格局形成24.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一“态势”反映出A.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B.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C.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D.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18分)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往往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水平、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1)美国如何解决材料一中所面临的问题?(4分)6(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8分)26.(周测题)(19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7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4分)(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4分)(3)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4分)27.(15分)贸易战的背后往往有政治利益或意识形态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就确定了要利用经济手段对新中国施加压力的方针。国务卿艾奇逊在1949年2月28日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关于美国对华贸易8的政策》的报告时就说,中共既要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又要重建国家,它势必寻求外援,寻求与西方的贸易,因此“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3月3日,这一报告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1号文件获得总统批准。——陶文钊《禁运与反禁运: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的一场严重斗争》材料二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的严格的贸易管制,不仅使美国商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受歧视的不利地位,美国每年还要为此付出4000—7500万美元的经济代价,而且,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