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材料表明周代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中可以看出,周朝的权力体系中含着分裂的因素,故D项正确,AC项错误;材料“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中可以看出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朝政治制度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周的分封制是严格遵照周礼执行的,如果诸侯出现九鼎相当于谋逆,但是这些到了东周时期,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那么就是说诸侯已经不在尊奉周王,分封制的礼治被破坏。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独尊现象,“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表明皇帝的威严与独尊,所以答案选择D项。B项是表象,A项是错误项,C项是无关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帝制度4.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刑部B.礼部C.工部D.吏部【答案】C【解析】【详解】从唐代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具体职能中能够获取如下信息,工部负责大型土木工程的兴修,在中国古代轻视“工商”行业的时代工部难逃“贱”字别称,故选C。“严”应该对应刑部,故排除A。“贫”应该对应礼部,故排除B。“贵”应该对应吏部,故排除D。-3-【点睛】了解“六部”。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5.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A.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B.八股盛而《六经》微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官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际上在提问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它注重门第等级,名门望族是当官的标准。A为分封制,B为八股取士,属于科举制,C体现了名门望族的衰落,皆可排除。而D体现了门第观念的重视。因此D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6.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B.历史解释和历史叙述C.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D.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答案】C【解析】【详解】“清朝雍正帝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属于历史叙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针对军机处史实得出结论,故C项正确,D项顺序颠倒,排除;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说明和解释,故AB项错误。-4-7.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A.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C.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内重外轻,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说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导致了地方自主权的缺失,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于抵抗力下降,导致亡国的危险,材料的意思显然是加强地方的自主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A项错误;宋代实行“内重外轻”的策略,唐朝时藩镇割据,故B项错误;材料的目的是加强地方的自主性,故D项错误。8.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这确保了监察权力的A.分散行使B.法制化C.独立运作D.世袭化【答案】C【解析】这种监察制度以皇权为中心,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相对独立与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C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9.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5-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答案】B【解析】密折制度用折子随时向皇帝秘密奏闻,这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密折制度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错误;密折制度与国家统一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学生可以正确理解为“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同时,注意区分其它无关的概念,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10.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地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这体现了雅典A.民主原则的不统一B.民主程序的不完善C.民主决策的非理性D.民主监督的不健全【答案】C【解析】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却又不赞成了这说明投票是缺乏理性的,即这体现了雅典民主决策的非理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原则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主程序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民主决策的非理性而非民主监督的不健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是强调雅典民主的非理性的弊端。11.《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有这样的条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判处死刑”。在这里,《十二铜表法》A.保护了平民的合法权利B.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内容-6-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强调法律维护公共利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强调重视法律程序。故选D。A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维护的公共利益;B项是《十二铜表法》的积极意义,即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的进步性,与材料不符。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2.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罗马人的法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罗马人将宗教传播到全世界D.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持久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罗马以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他强调的是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比较罗马法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得出罗马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地位,并未涉及宗教方面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并未体现其国内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3.在梭伦改革期间,对财产的限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这种现象A.违背梭伦改革初衷B.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C.使民主范围扩大-7-D.导致雅典走向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最初受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反映了梭伦改革削弱贵族势力,有利于平民工商业阶层的权力扩大,从而使民主主体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梭伦改革初衷是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材料内容并没有违背其改革初衷,故A项错误;梭伦改革并没有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D项错误。【点睛】“最初受土地财富范围的限制扩展到非土地财产范围的限制,进而导致贵族权力进一步削弱”是关键信息。14.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法庭,负责审判苏格拉底。陪审团经过两轮,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之所以称其为“污点”,主要原因是雅典民主制A.适用范围过于宽泛B.不适用小国寡民C.过于注重程序正义D.参政方式导致权力滥用【答案】D【解析】从材料“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可能产生多数的暴政,导致权力滥用和误用,故答案选D。A不是主要原因;雅典民主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排除B;C项题干没有体现。15.罗马帝国内贸易商品包括食品和原料,如埃及和西西里的谷物,高卢、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酒,埃及和小亚细亚的羊毛和麻等,西班牙、高卢、腓尼基的织物和玻璃器皿,以及小亚细亚、埃及和非洲的奴隶等。在上述状况影响下,罗马法律的发展A.促进了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B.产生了适用于罗马所有自由民的法律C.开始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D.形成了调节平民贵族之间关系的法律-8-【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原先公民法难以适应新情况需要,为此颁布适用于帝国境内自由民法律——万民法,B正确;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公元6世纪,A错误;开始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是《十二铜表法》,C错误;形成了调节平民贵族之间关系的法律也是《十二铜表法》,D错误。16.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有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在于限制国王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法律至上、限制王权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ACD均是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不符合这一要求,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了英国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特点及影响等相关知识,本题以《权利法案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