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没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2.据考证,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营建的北长城建造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这一状况A.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B.说明三国国力最为强盛C.反映了国家统一趋势D.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营建长城起到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故选A项;三国营建长城的做法并不能证明三国国力最为强盛,也没有体现国家统一的趋势,排除BC项;三国营建长城的做法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否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3.南朝梁武帝时,学校教育有所发展,建有国学,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国学馆学生,不限贵贱,“引寒门隽才,不限人数。并且出现“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牛监羊肆,寒品后门”都要“随才试吏”。对此材料合理的解释是南朝梁武帝2A.重用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B.重视学校教育,采取考试取官的方式C.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建有国学,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出现‘甲科’之名,只要考得好”,就是出身寒门,也要“随才试吏”说明南朝梁武帝重视学校教育,并且出现了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故B项正确;废除九品中正制是在隋朝,故A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故C项错误;科举制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故D项错误。4.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人才B.引领人们的价值观C.加强了中央集权D.冲击了土族门阀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从唐代诗人孟郊46岁科举登科后的自得和喜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做为重要的选官途径,对当时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正确;材料叙述了诗人科举登科后的喜悦心情,与科举制的选拔人才作用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对中央集权的作用,C项错误;材料没有对科举制打破土族门阀垄断仕途作用的评论,D项错误。5.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这些措施A.消除了西藏的分裂割据势力B.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3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可知,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巩固了统一,故D正确;尽管如此,西藏地区仍然有分裂势力,故A错误;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故B错误;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地方政权,故C错误。6.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说明政府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B.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C.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无论是清查和统计户口还是清丈土地,都是为赋税征收提供依据,这种做法的变化说明赋税征收的标准从以户口为准到以土地为准,故选D项;材料反应的是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没有涉及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对其依赖并没有减弱,排除B项;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7.有人研究指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的小说《西游记》中有多场宴会,而饭菜几乎都是如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准确描述了玄奘取经途中遇见的食物B.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C.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南方饮食文化D.说明小说因其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史料认知。这些食品都是我国江苏地区的地域性食品,所以反映了作者所在地区食品和自己生活时代对饮食文化的认知,故选C项;根据玄奘西游经历的地区和材料中的食物对比,可以排除A项;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小说经过考证后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说法错误。8.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4A.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B.经济实力下滑严重C.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中叶,随着江南地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纷纷转向获利更高的手工业部门,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清朝中叶江南地区经济实力并未严重下滑;C选项错误,农业产量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力下降,当时江南地区越来越多居民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D选项错误,虽然当时已经出现雇佣关系,但材料信息并未反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9.某博物馆拟建秦、汉、唐、宋历史文化展,需要选择一些具备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信息作为时代标签。下表按照朝代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①太学;水排;刺史;《说文解字》②亭长;直道;小篆;典客③参知政事;交子;《清明上河图》;《武经总要》④釉下彩绘;高转筒车;政事堂;颜体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水排、刺史、《说文解字》属于两汉时期,亭长、直道、小篆、典客属于秦朝时期,参知政事、交子、《清明上河图》、《武经总要》属于北宋时期,釉下彩绘、高转筒车、政事堂、颜体属于唐朝时期。由此可知,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D正确,ABC错误。10.明代歙人吴长公自幼业儒,父客死异乡后,母令他弃儒业贾继承父业。吴长公遵母命外出经商时说:儒者直孜孜为名高,名亦利也。籍令承亲之志,无庸显亲扬名,利亦名也。不顺不可以为子,尚安事儒?乃今自母主计而财择之,敢不惟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5是A.“弃儒从商”现象的出现,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表现B.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C.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孝道文化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消亡D.遵从母命“弃儒从商”可理解为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明朝吴长公弃儒业贾,他认为儒者求取的名,也是利,自己经商求取的利也是名;顺从母亲心愿才符合儒家伦理。由此可知,这是商品经济冲击下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另一种诠释,故D符合题意;明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没有动摇,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商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故B错误;C项说法错误,宗族孝道文化没有走向消亡,故错误。11.“(领事裁判权)其损害我国的主权,自然无待于言了。然各国亦同蒙其不利(最重要的,如领事不晓法律,各国相互之间,亦须各归其国的领事审判。一件事情,关涉几国人的,即须分别向各国起诉)。且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中国决不能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杂居……”(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意在说明A.一些列强有意有条件地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B.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C.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不利于列强在华的侵略活动D.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容易使列强之间产生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列强侵华。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领事裁判权固然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是对于具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来说也带了种种不利,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一些列强会考虑有条件地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故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是体现不出材料的观点,故B项错误;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不影响列强在华的侵略活动,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D项错误。点睛: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所在国家属地主权的例外或侵犯。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6种非法特权。12.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B.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C.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的理想……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可以看出,论者是在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这一点上认为太平天国是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故C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做法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排除A;太平天国的“乌托邦”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不是指关于资本主义的设想,排除B;“乌托邦”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并非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太平天国的理想……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联系所学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分析解答。13.“体用之争”最初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程中。到了清末,扩展到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争论,“体用之争”有了更新的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相同B.第一次争论根本目的是实现近代化C.第二次争论清楚认识落后根源D.近代思想解放在曲折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体用之争”是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之争;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体用之争”是是否改变封建制度之争。这两次“体用之争”说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曲折发展,故D项正确;两次“体用之争”的实质显然不相7同,故A项错误;第一次争论根本目的是如何挽救清王朝统治,故B项错误;第二次争论也未清楚认识到清政府的落后根源是思想的愚昧落后,故C项错误。14.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A.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B.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D.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材料中从“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到“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向西方学习,故C项正确;A项的“取决于”和B、D项的“彻底”表述绝对,故排除。15.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