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关于汉代生产技术改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牛耕普及全国B.耦犁出现C.以水力作动力鼓风冶铁D.首创粉彩瓷器工艺【答案】D【解析】【详解】清朝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不属于汉代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牛耕普及、耦犁出现、以水力作动力鼓风冶铁都是在汉代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点睛】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红鸟牡丹富贵罐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2.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它还保留有原始社会公有制下农村公社对土地管理的某些形式或曰外壳,但其性质已是一种奴隶制下的土地剥削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于西周末年,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经济上体现为井田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自《礼记·礼运》之《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2-共有的。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出自《礼记》礼运篇,翻译: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讲的是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现象。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井田制3.《刚果真象》一书中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材料主要揭示了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不同文明之间的汇合C.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D.西方工业化消极的影响【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在亚非拉等洲犯下滔天罪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故选C。4.19世纪晚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美德经济发展迅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对采用先进技术的态度不同B.英法占有的海外殖民地太多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先后不同D.美德两国经济发展潜力大【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两国成为发明新技术的两个中心,这两个国家也利用新技术使得经济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英国则因为占有的殖民地太多,没有大规模更新技术,法国则因为高利贷获利丰厚,同样更新技术缓慢,所以这两国发展缓慢。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3-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B.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可分析出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强”、“求富”运动。“国防的近代化”体现了洋务运动的“自强”,创办军事工业,“进一步”的举动就是“求富”,创办民用工业,故选C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6.“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可以看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7.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此变化不能反映A.广大民众的觉醒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4-C.时代主题的变迁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的维新思想。依据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破产。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寻求立国之道,反映出时代主题的变迁。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第一要务,同时也说明维新派受西学影响,从制度层面寻找救国之路。故B、C、D三项可以从题干材料中得出,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广大民众的精神状态,故A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特点8.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到1949年停刊。故A项说法错误。《渔光曲》是1934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报纸、影视事业的发展9.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村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答案】A【解析】-5-“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BC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准确理解,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这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10.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企业可以自主支配所生产的产品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年”和信息可知反映的是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因此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故C项正确。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错在“完全分离”,应排除。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84年”和信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解答即可。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①②④B.①②③-6-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中共八大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错误。根据所学总结出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2.新中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B.市场经济----20世纪60年代C.个体户-----20世纪80年代D.安居工程------20世纪90年代【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在60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符合题意为对应不正确,答案为B。大跃进是195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80年代允许个体户出现;20世纪90年代国家投入巨资实施了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使城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故A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3.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胡佛任职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7-增长了40%,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胡佛总统面对危机采取了政府干预政策,这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胡佛对经济是有限度的干预,不是全面干预,故B项错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取得成效,故D项错误。14.斯大林在谈到罗斯福新政时说:“美国人所追求的目的,是从经济紊乱、经济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以上材料说明新政A.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B.大力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目的是消灭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斯大林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阐述,即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了大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此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而A项“从根本上”的表述不合史实;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D项新政是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存在。故选C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实施新政15.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新经济”的出现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8-【答案】C【解析】【详解】美国从1960年到1970年经济高速发展,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因为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实行,故①③正确。“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美国实行计划经济不符合事实。故②④错误。综上可知正确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6.福利制度是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出A.对社会生产的调节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企业“经营者革命”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所以答案选D。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的建立·福利政策的实质17.某国经济政策规定:“大部分私人商业机构已被取缔,国家也不再通过商业渠道组织流通和分配……企业之间取消货币结算,职工工资的90%以上以实物形式支付,公共服务和教育实行免费制。”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A.动员人力、物力保证战争需要B.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C.刺激消费应对经济危机D.推进福利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