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主干梳理]一、古代中国的改革(一)商鞅变法1.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①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②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③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④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2)具体原因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③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变法内容措施内容影响以农求富废井田、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加强集权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订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2思想控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3.变法评价(1)积极作用①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②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4.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有利条件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③长期的杂居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社会矛盾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赋税制度上的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内容概况措施内容作用3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度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健全了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北魏吏治有所好转,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迁都洛阳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打击了保守势力;为深化改革提供条件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崇儒学,推行汉制有利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3.评价(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1)统治危机①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②积贫积弱局面: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内容措施内容作用富国之法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盘剥,增加了政府收入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打击了特权阶层,增加了4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好坏、多少收取赋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抗灾,促进农业发展均输法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节省了费用,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强兵之法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平时维护治安,战时参加作战;实行连坐法维护秩序,兵农合一将兵法精简裁并军队,设专门操练军队的教官改变了兵将分离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马法民户代养官马,政府减免部分赋税节省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武器产量增加,质量改善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为官唯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官员,都被委以重任3.评价(1)作用①改变积贫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②改善积弱局面: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教训①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要求改革者要信念坚定,毫不动摇。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维持。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51.背景(1)内忧①政治上,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沙皇和贵族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②经济上,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③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主张推翻沙皇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2)外患方面,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2.酝酿(1)宗旨: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2)过程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②亚历山大二世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封建地主的阻力。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后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3.内容(“二一九法令”)(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地主不得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农奴。(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3)组织方面,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4.评价(1)进步性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②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2)局限性①农民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②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③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5.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6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2)政治近代化①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②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③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二)明治维新1.背景(1)政治上,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2)经济上,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外患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4)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2.内容(1)政治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成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③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④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2)经济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②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③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④“殖产兴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3)文化: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奉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行西化。(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在军队中进行武士道教育,宣扬效忠天皇。3.影响7(1)积极作用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局限性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三)戊戌变法1.背景(1)社会背景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思想基础:维新改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①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③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④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4)社会基础: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2.过程(1)开始标志:1896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2)内容及作用项目内容作用政治鼓励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等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裁撤驿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准许设立报馆、学会等;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8堂;翻译外国书籍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西法练兵;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3.失败(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维新人士,废除新法。维新变法宣告失败。(2)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②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对新政进行破坏和镇压。③领导因素: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④群众基础:改革没有触动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