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8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D[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已经完成了革命任务,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二月革命后的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对于和平与土地的迫切要求,与民主宪政的活跃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推断出民主改革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是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导致的,故C项错误;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人民必然会选择布尔什维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其迫切愿望,故D项正确。]2.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而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A.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C.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D.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材料中“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说明列宁希望和平夺权而不是使用暴力,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而列宁于1917年4月才回到彼得格勒,故B项错误;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材料中“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的背景相符,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才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故D项错误。]3.(2019·南通二模)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由此可知,这一抗议活动()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D.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2-D[从材料中的参加者和口号可以看出,这场抗议活动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要求,应该是得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故选D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排除A项;此时沙皇政府已经被推翻,他们反对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排除B项;这次游行没有被镇压,说明没有丧失和平夺权的可能,故排除C项。]4.(2019·海门一模)《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B[材料“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表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列宁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反映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对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而列宁号召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列宁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此两个政权无法并存,故D项错误。]5.(2019·永州一模)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A[由材料中时间“1919年”可知,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由材料“准备消灭货币”“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综上所述可知,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6.(2019·南充二模)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A.已放弃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B.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C.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产品生产分配-3-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放弃了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而是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故选B项。]7.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而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选C项;实行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排除A项;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同样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排除B项;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是斯大林,故排除D项。]8.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A[材料“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说明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具有过渡性,故选A项;材料“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是试图用新经济政策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它,故排除B项;材料“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说明没有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过渡”的错误途径,在俄国行不通,故排除D项。]9.(2019·济宁模拟)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在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由此可见苏联政府()A.修改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已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C.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D.对计划经济体制做出重大调整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由材料“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可知,苏联政府已经-4-意识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内容是“二五”计划的规定,并非取得的成果,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此时并未出现重大调整,故D项错误。]10.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752个,拖拉机站7064个,新建铁路13412公里,新增邮电企业3.6万个。苏联成就的取得()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A[1929—1941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故选A项;新经济政策是1921—1928年实施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中断了第三个五年计划,故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政策,与苏联无关,因此苏联的成就取得不会是受到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推动,故排除D项。]11.下表为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时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1930年22907801931年17607001932年1280770这表明当时苏联()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C[由题干中“1930—1932年”可知,当时苏联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体化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故选C项;受国际环境影响,苏联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排除A项;当时苏联经济建设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不大,故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在1928年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12.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支援集体农庄建设措施》的决议。决议一方面重申坚持自愿原则,另一方面又规定了主要产粮区要在1930年秋最迟在1931年春,完成全盘集体化;二类产粮区在1931年秋最迟在1932年完成。材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5-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行政强制倾向明显C.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D.始终坚持自愿原则B[材料“另一方面又规定了主要产粮区要在1930年秋最迟在1931年春,完成全盘集体化;二类产粮区在1931年秋最迟在1932年完成”体现了以决议的形式规定了最后的时间节点,是政府的强制措施,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呼和浩特联考)(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被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尤为重要,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15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可得出为工业化服务;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可得出由中央强制推行;根据材料一“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被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可得出规模和速度“大跃进”;根据材料一“农业-6-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可得出将农民全面纳入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根据材料一“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