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1、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D.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2、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3、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从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4、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5、唐朝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是把修齐治平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的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认为“理”在儒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生活各个层面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6、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7、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2-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8、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9、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0、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B.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C.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D.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11、处于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智者都有着某些共同特点,如擅长语法技巧和辩论术;致力于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关注人的世俗生活,并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A.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B.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C.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D.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12、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主张()A.积极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B.城邦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和参会人数D.根据财产多寡重新划分公民等级13、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C.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D.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14、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这说明宗教改革()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3-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15、文艺复兴不单纯是文学艺术的复兴和辉煌,宗教改革也不仅是宗教仪式的简化和革新,启蒙运动更不全是思想的领悟和觉醒,它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更为巨大,且表现出了非常接近的一致性。这里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A.批判君主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体系B.彰显了人文意识和冲击了神权束缚C.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提出设想D.都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A.追求个人独立自由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17、18世纪中叶,《论法的精神》问世后,人们在谈论“民主”的时候,对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提及越来越少了,而对孟德斯鸠的引述占据了上风。这体现了()A.启蒙思想促使人们追求现实的民主B.古希腊的民主与现代民主产生冲突C.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备受各国推崇D.三权分立学说促进了革命的爆发18、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C.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19、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A.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B.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C.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D.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20、1880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入侵。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诉已倾向同意修建铁路,但光绪的帝师翁同龢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A.拒绝接受新生事物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C.顽固势力力量强大D.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21、有学者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材料反映作者()A.认为“中体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B.认为“中体西用”可挽救民族危机C.认为“中体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必要形式D.强调“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制度22、1917年至1918年,恽代英在武汉组织“互助社”,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新民学会”,-4-李大钊成立“少年中国学会”,邓中夏、傅斯年等分别成立“国民社”、“新潮社”。这最能说明()A.民主革命的成果显著B.西方社会思潮迅速传播C.十月革命的影响巨大D.共产主义获得普遍认同23、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24、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入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中国之国粹实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B.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C.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D.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25、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争论()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B.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C.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26、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道,“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的是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B.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所在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C.俄国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7、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A.缩小贫富的差距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C.着力于思想教化D.强调信仰的重要性28、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A.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B.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5-C.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D.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29、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京,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苏俄政府此举()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B.导致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D.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30、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A.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B.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31、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表明()A.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B.毛泽东的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C.革命阵营已经出现个人崇拜的苗头D.革命武装力量此时获得了空前壮大32、社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