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东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文科政治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1.宋代词人辛弃疾唱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说明()A.文化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A: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A错误。B:宋代词人辛弃疾唱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符合题意。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强调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文化,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2.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撬动了传统的世界经济政治版图,产生了强大磁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这表明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文化对社会发展能产生深刻的影响C.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了随着我国经济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对世界留学生的吸引力也增强,表明中国经2济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C正确;材料没有描述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描述文化对社会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影响力对文化影响力的影响,而不是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名师点睛】如何区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3.我国汉代诗歌理论著作《毛诗序》强调:“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意识到了诗歌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②是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③能够展示人的精神世界④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汉字。材料中引文的大致意思是:诗,是人表现志向所在的载体,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心里情感被触动必然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不足以表达,就会有所感叹,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这说明我们的先辈意识到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①③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故选C。【点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34.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办期间,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气候与子孙后代区”,通过内容丰富的展览、参与体验等气候文化主题活动,帮助普通民众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主办方这一做法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气候与子孙后代区”,通过内容丰富的展览、参与体验等气候文化主题活动,帮助普通民众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④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排除①③;故本题答案选D。5.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看,关注网络安全①有利于捍卫国家“信息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②有利于清朗网络环境,营造洁净的网络空间③有利于发展网络经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④有利于防范西方的价值渗透,抵制文化霸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题目要求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角度进行选择,晴朗网络环境,洁净网络空间,强调网络安全对人的影响,故题肢②不合题意;发展网络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是强调网络对经济的影响与交融,故题肢③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4【名师点睛】新时期“信息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关系国家主权、安全,故题肢①正确;防范西方价值渗透,抵制文化霸权,强调文化与政治的交融,故题肢④正确;6.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却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代表了喜庆、祥和、热烈、奔放,中国红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这主要表明)A.红色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故A错误;中国红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世代”传承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故排除D。故选C。【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影响人们的交住行为和交往方式的文化因素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因素有: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5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台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7.唐初盛世,“贞观之治”,也是文学的“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为辉煌。王维、李白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一时期的诗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即使是一些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满、光彩熠熠。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至晚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文学日衰,诗歌也呈现出忧时嗟生、消极悲观的特点。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①文化的命运决定国家的命运②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④一定的文化依附于一定的经济政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④选项表述不恰当。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题目中,此现象说明了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故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2)文化虽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3)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4)文化由经济决定,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68.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A.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强调主体是学校教育,而不是终身学习,故A不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学校教育的影响,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不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D错误;题中语句表明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往往是自觉和主动的,B正确。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9.“阅读应该像健身一样,深入生活,我们期待人们在健身的同时,更要健脑和健心”。之所以要重视阅读,是因为()A.书籍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消极被动的特点C.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A: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错误。B: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B错误。C:之所以要重视阅读,是因为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符合题意。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错误。7故本题选C。【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0.“我只怕盛宴易散,良会难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曾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在这一活动中①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②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③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证明经典文化的价值远高于流行文化的价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这启示我们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表述错误,排除②;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价值各有其特点,不能片面比较,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以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11.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界博览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