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C.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D.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从“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说明了“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也成为了“中国”的祖先,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故D项正确;宗法制遭到破坏主要体现为嫡长子继承制到破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的世俗化是指“礼”教与“乐”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与“王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2.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如西向及西南方向通往矢、散两国;东向由镐京通往成周、桧、谭、齐;南向由成周通往鄂、申、曾;东南向由成周至坯、蔡、(胡);北向通往晋、刑、燕等。这表明西周时期A.加强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联系B.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C.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D.推动了西周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2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可知这表明西周时期道路交通发达,主要干线可直达各诸侯国,这有利于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表明国家政权逐渐趋向严密,故B项正确。A项“全国各地”、C项“各少数民族”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3.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A.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B.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C.完善了秦朝的官僚体系D.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并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和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郡县制之下,郡县长官都必须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员的控制,与激发官员们的积极性无关,故排除A项;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长治久安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也和秦朝的官僚体系是否完善无关,故排除B、C项。4.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A.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B.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其官员多带着皇帝家臣的属性,3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而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六部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其职能也明确向国家公共权力转变,这种变化体现了权力中枢决策更具有制度保障与规范化;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中央机构,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推断出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材料强调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与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无关,排除C。材料中的进步是指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而不是单纯的相权有所分散,排除D。5.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中书省正式成立;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隋朝时期,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隋炀帝末期,他又曾改内史省为内书省;唐朝初期,命中书省为内史省,后复命中书省。这表明()A.曹魏制度奠定了历代政治格局B.魏晋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存在C.君主集权专制制度不断加强D.唐代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中书省即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唐朝后复命中书省,说明唐朝官制根植于历代传统,故D项正确;曹魏时期中书省正式成立,没有形成正式的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中书省和六官制,并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唐朝官制的由来,并不是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的加强,故C项错误。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答案】B【解析】黄宗羲是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思想上是反对君主专制“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权因此黄宗羲这一言论是指宰相制度下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材料含义相悖;C选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错在材料与政治腐败无关。47.在雅典民主时代,在位官员经手的账目须接受由公民抽签产生的10位会计的核查;离任官员向陪审法庭提交账目后3日内,由各地域部落抽签产生的10位审计员负责受理公民对离任官员的任何公私指控。这表明雅典A.监察体制高效完备B.部落之间相互制衡C.人民主权的广泛性D.注重公民主权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公民可核查离任官员的账目,可以对离任官员进行“任何公私指控”,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注重公民主权地位的原则,故选D;材料只讲到了对离任官员进行账目核查,这只是监察制度的一个方面,仅凭这一个方面不能说明监察体制完备,故排除A;仅依据材料中的“由各地域部落抽签产生的10位审计员负责受理公民对高任官员的任何公私指控”这一点信息,不能得出“部落之间相互制衡”的结论,故可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人民主权的广泛性特点,故C项错误。【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一种现象,就是选项中某个或几个选项都与材料所体现的问题有关,但是对材料所体现问题的夸大,比如此题中AB两选项。在做题过程中要细心辨别。8.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将物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他指出有体物是具有实体存在,且可通过感觉加以认知的物体,如土地、奴隶等;无体物则是指没有实体存在而是由人们拟制的物,也就是权利,如债权、地役权等。这种分类方式反映出古罗马法A.侧重维护个人权益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带有浓厚主观色彩D.形式烦琐缺乏灵话【答案】B【解析】古罗马法律最大的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材料“无体物则是指没有实体存在而是由人们拟制的物,也就是权利,如债权、地役权”说明是私有财产的保护,B正确;A只是私有财产一5部分,A错误;主观色彩和灵活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D。9.1840年英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因此有人认为“1832年的议会改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下面最能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1832年议会改革A.缓和了资产阶级间矛盾B.提高了女王的政治权威C.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D.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要求改革下议院的席位,英国对于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国内工业革命产品,故C项正确。1832年改革并不是缓和资产阶级间矛盾,故A项错误。女王此时已经是“统而不治”,故B项错误。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10.在新政过程中,罗斯福谈到美国三权分立政体时说:“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因为最高法院、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已经被彻底打破,我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种平衡。”从1937年到1941年,罗斯福获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机会……用大法官的笔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宪法基础。这说明A.罗斯福总统动摇了美国司法独立B.总统和法官之间存在权力冲突C.新政推动总统行政权的逐步扩大D.三权分立政体阻碍新政的施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与法院的斗争即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三权分立与制衡,美国司法并非独立,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总统和法官之间存在权力冲突,排除B;由材料“罗斯福获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机会,大法官的笔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宪法基础”,可见新政推动总统行政权的逐步扩大,故6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政体阻碍新政的施行,排除D。11.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合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可见,当时法国实际上A.建立了三权分立政治架构B.发展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C.已确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D.解决了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而且总统的许多权力都受到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制约,说明法国实际上没有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故排除A项;法国构建的并不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政体,所以并不是发展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故排除B项;根据“合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可知在法国政体中议会地位较高,说明法国确立了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故选C项;题意论述了法国政体的特点,没有体现法国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故排除D项。12.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这说明当时A.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B.英军熟悉中国国情C.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D.满清政府统治腐朽【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民众在鸦片战争期间认为是清朝政府和英国人进行的战争,不是中国与外国发生的战争,民族意识很淡薄,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看不出英军熟悉7中国的国情,B选项排除。民众的态度不是战争结局的决定因素,C选项排除。材料看不出清朝政府的腐朽,D选项排除。13.太平天国制定了繁琐的“礼乐制度”;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十分严格。这说明太平天国A.追求合理社会秩序B.崇尚绝对平均主义C.认同封建等级观念D.效法西方礼仪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概括材料“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十分严格”可知是对封建等级观念认同,故C项正确。追求合理的社会秩序与材料题意不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没体现绝对平均主义和西方礼仪制度,故BD项排除。1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C.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B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C错误;据材料“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得出政府8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