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1.西周至春秋时期,自天子至士,他们虽有等级之分,但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是同一性质的,也就是说,从天子到士,都贯穿着反映政治关系的“君统”和反映宗法关系的“宗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以分封制的分封关系为基础B.宗统和君统的相互关系拓展到平民C.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D.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A项错误。宗统和君统只是贵族间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没有拓展到平民,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D项正确。2.汉初选任官吏,专择“木讷于文辞”的忠厚长者,处事苛刻、欲求名声者概不录用。对下宽容大度,人有小过,辄加掩匿覆盖。这反映了西汉初期A.追求稳定的时代诉求B.官僚体制繁琐而僵化C.秦朝政治体制被摒弃D.儒生的政治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涉及的关键信息,忠厚长者、对下宽容大度等可知,西汉初期官员的选拔是为了避免干群矛盾的产生,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期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有利于社会的2稳定和发展,选官制度的标准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员的选拔而不是官僚体制的运行,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汉承秦制,有所损益,而不是摒弃,故C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所选的官员局限于儒生,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汉初的官吏选拔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回顾汉初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和与民修养生息的方针政策来作答。3.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300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A.克服了民主的狭隘性B.增进了城邦集体认同C.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D.促进了城邦间的合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可知,雅典城邦通过此类节日活动增进公民对于城邦集体的认同。故答案为B项。这些做法与克服民主狭隘性无关,排除A项;举办集体活动,没有体现个人自由,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城邦对本城邦公民开展的活动,与促进城邦之间的合作无关,排除D项。4.“随着美国全面卷入战争(二战),总统居于国家权力的顶峰是不可避免的。罗斯福将总统权力扩大到宪法许可范围内的极致”;20世纪70年代,随政府职能全面扩张,尼克松被称为“帝王般的总统”。美国总统职权的扩大说明A.三权分立的原则遭到破坏B.中央集权的联邦体制得以确立C.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演变D.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答案】C【解析】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总统权力扩大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权力扩大主要和美苏争霸有关,因此美国总统职权扩大说明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演变,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的政体是三权分立,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A选项错误;联邦制的确立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之后,B选项排除;保障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5.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三条规定:“士兵在和平时期,非经房主许可不得驻扎于任何民房;在战争时期,除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外亦不得进驻民房。”其基本精神是A.严明军队纪律B.保护私有财产C.维护法律尊严D.调节军民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宪法修正案对士兵进入民房有明确规定,这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的立法精神,选项B正确;选项A是现象,而非精神,排除;选项C和士兵进入民房无关,排除;选项D中调节军民关系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排除。6.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政党的特征一般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以孙中山为领袖,有全国性的组织系统,故D项正确;成立时间不是衡量政党的依据,故A项错误;“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属于同盟会成立的意义,故B项错误;“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4合”也不符合政党的特征标准,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政党的特征有哪些,学生再扣住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结合所学知识从同盟会的相关纲领、领袖、组织等方面分析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平分田地,“照人口,不论男妇”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B.彻底抛弃了传统文化C.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D.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废除买卖婚姻”“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是反封建的,故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实现男女平等,也没有抛弃传统文化,故A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斗争的产物,不是新的发展模式,故C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废除买卖婚姻”;熟记天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就可以得出答案。8.《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B.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C.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D.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答案】B5【解析】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会有缓和,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不会消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长征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故B项正确;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熟,C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国共合作抗日的主旨,排除。9.蔡元培曾说:“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忱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责任感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C.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D.以知识分子和学生为主力军【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忱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责任感,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但材料并未体现;C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开启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但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最终历史使命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D.解放全人类【答案】A【解析】6【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及全部资本,成为统治阶级,然后要尽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故答案为A;BCD与材料“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不符,排除。11.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A.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B.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2年宪法和2004年宪法对社会保障的内容规定”可知体现的是覆盖面越来越大,社会保障程度更高,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B选项排除;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2.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认为中国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不是政党制度,故A项错误;CD均与政党制度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掌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解题7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解答即可.13.“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一度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孤立的政策,故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来看,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苏联争霸,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改善,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14.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希望通过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方法,来回应民众对生活状况和政府政策的不满。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表明A.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B.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破产8C.欧洲一体化水平提高D.欧盟更加关心民众的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可知,当今世界,国际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而欧盟对此又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故其内部才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A项符合题意。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自由主义贸易政策仍是主流,其并未破产,排除B;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最典型的就是英国脱欧事件,排除C;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是因为欧盟经济振兴乏力,而不是因为其更加关心民众生活,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