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朝()。A.王权借助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有学者说:“(某一制度)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一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3.“师尚父(姜尚)谋居多。于是武工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该材料反映出()。A.王族身份,守土封疆B.大兴礼乐,尊卑有序C.镇守疆土,藩屏王室D.尊王攘夷,称霸诸侯4.《吕氏春秋》中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B.兄终弟及C.大宗与小宗对立D.神权与王权结合5.先秦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上天安排的,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夏商周时期()。A.统治较为稳定B.工权与神权相结合C.政权更迭频繁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为此,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中央集权制B.实行郡县制C.实行三公九卿制D.统一文字7.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2-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8.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A.始于秦朝的建立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9.“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您,只能站在台阶下和您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天下为家10.秦朝中央官职没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舆马;廷尉,主管司法……少府,主管皇室财政。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11.某著名作家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问题B.保证了民主决策C.改变不厂皇帝专制D.防止了官员腐败12.秦汉时设朝议制度,当有军国大事以及皇帝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一般由丞相领衔上奏商谈结果,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这一制度()。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体现了权力的平衡与制约D.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1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秦律严苛细密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皇权至高无上D.丞相大权独揽14.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3-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15.汉武帝推行“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有()。①封邦建国②中朝制③刺史制④推恩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了《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7.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结果把事情搞黄了。材料主要说明()。A.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B.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C.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D.三省之间分权制衡1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9.“古者宰相制国用,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朝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朝实行三权分立制度20.宋朝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朝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A.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型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C.提高丁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D.有效地清除了官僚系统的腐败21.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4-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22.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的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B.说明内阁参与决策,有决定权C.体现阁臣在皇权之下参与决策D.反映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23.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以下关于军机大臣的表述错误的是()。A.军机大臣的职责表明皇权的强化B.军机大臣实质是皇帝的机要秘书C.军机大臣从此无权参与军国大政D.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24.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人。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极具机密性B.参与军政决策C.办事效率高D.办理军政要务25.北京故宫内某机构,其“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生源地和行政中心”。此机构的设置()。A.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出现于康熙年间,以票拟形式参与军务C.取代前朝的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D.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26.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5-我国第34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清时期实行改土归流。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的演变,反映了()。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B.管辖地方的行政制度开始得到推广C.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D.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27.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B.为打开中国市场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D.为掠夺中国财富28.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D.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29.“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C.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30.《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在北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有关该条约的论述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C.英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多国参与了该条约的签订D.列强互相承认了在华利益,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31.以下序列中,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的一组是()。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32.美国总统称:“对中华帝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方被几个欧洲强国控制的非常事件,美国-6-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其中的“非常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三国干涉还辽D.列强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33.“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申谕英夷告示》中的——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失去制海权C.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3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赞颂的事迹是()。A.左宗棠收复新疆B.曾纪泽收回伊犁C.刘永福抗法斗争D.林则徐广州销烟3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反映的事件是()。A.中法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36.侵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7.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A.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B.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38.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旅顺大屠杀B.柳条湖事件-7-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39.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一系列议案:军队应以国防为主目的,剿匪为副目的,同时并当积极改进,务适于国防之用;陆军应依据常备兵额为有程序的编遣,海军以能供国防上防御为目的;决定以洛阳为行都,以长安为陪都。这反映了国民政府()。A.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B.集中全力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C.为应对日本的侵略做抗战准备D.通过迁都改善中国民族工业布局40.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投降主义不断滋长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二、非选择题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材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