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下)段考政治试卷(理科)(5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下列观点与之吻合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B.未有此事,已有此理C.气者,理之依也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这句话意在强调()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科学之科学D.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3.人常常会把一些模糊的、随机的图象感知为一些有意义的图象,例如,看到天上的白云,你会不自觉地将其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看到树洞,想象成鬼怪的口;看到墙上的污迹,想象成人脸之类的图案。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空想性视错觉”。该现象说明()①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人的意识可以赋予事物一些本来没有的属性③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④事物的复杂性是导致错觉产生的重要原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过去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这样的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但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进行实时观测。这表明()①人们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有利联系②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④人们能摆脱条件制约,把握亊物的本质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看似“年年岁岁花相似”,但这种认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在相似中不断前进。由此可见()①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真理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真理④认识对象的复杂性推动认识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三地陆路的互联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疏通了“主动脉”,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打开了无限可能。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消除客观条件制约②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新联系③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事物的联系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①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⑧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实行走班制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方向和教师,安排自己的课堂学习。“走班制”体现了()A.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C.抓主流又不忽视支流D.部分大于整体的思想9.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展示科技强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这一举措体现了()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农民的意愿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变革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中华成语言简意赅、意蕴深刻,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①坐井观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好高骛远-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③统筹兼顾--既抓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④满招损,谦受益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是因为()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绝对运动中保持相对静止②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还没有突破生产力的制约③生产关系的性质在现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④社会主要矛盾的消灭是相对于现实条件而言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8年9月10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公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定”方案。根据该方案,三个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原内设机构均已撤销,转而变成新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13.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是()A.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B.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阶级分析法是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14.最近中宣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闸释与广泛传播。12集精良制作及名家的经典释义和思想解读,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思想相映生辉。对下列习近平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揭示正确的是()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一一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一要重视实践,求真务实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一一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5.2019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农村1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干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这表明()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平凡的岗位更能实现人生价值④获得更多的尊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伟大的国家不会丢弃过去的历史,挺立的民族不会忘记自已的英雄。材料一: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指出,要建立健全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等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制度。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保持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材料二:英雄是“人民的光荣”。英烈们赴汤路火、舍生忘死,我们的国家、民族才得以昂首走向未来。和平从不是英雄的退场,恰恰是英雄的新生。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英烈身上的坚毅理想信念、高尚精神境界、忠诚使命担当,最能触发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最能树起引人向前、催人奋斗的精神坐标。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保护英维烈土纪念设施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哲学知识,分析我国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的依据。学习英雄是青年的使命担当,围绕学习英雄,以“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列出两条发言要点。3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不符合题意,选项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唯心主义;B不符合题意,选项未有此事,已有此理属于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选项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不符合题意,选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故选:C。本题考查: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名言名句体现教材原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解答此题需要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学原理,然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道理与其相符合。2.【答案】D【解析】AB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也没有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错误,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D正确,“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这句话意在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故选:D。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学科(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3.【答案】A【解析】①正确,根据材料对“空想性视错觉”的解释,可以说明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表述错误,物质决定意识,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识不能赋予事物没有的属性;③正确,“空想性视错觉”能让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展开想象,这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观察者自己的想象导致的错觉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事物的复杂性。故选:A。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2)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此题通过“空想性视错觉”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题意,同时要能排除错误的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本题难度适中。4.【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立新的联系;②符合题意,“但随着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的上天,人们就可以不受这些自然环境的约束,对全疆域进行实时观测”体现了新的认识工具的出现廷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③符合题意,从“极寒地区地震台网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我们也观测不到”到“不受自然灾害的约束”体现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水平会不同;④表述错误,人们不能摆脱历史条件的限制。故选:C。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含义和特征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实践的三个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