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江西省宜春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最准确的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位置,每题2分,共50分)1.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祭祀活动巩固了贵族政治B.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神权观念强化了宗法制度2.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申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A.王阳明B.董仲舒C.朱熹D.孟子3.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段言论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思想()A.批判无道君主B.提倡君臣平等C.主张克己复礼D.批判君主制度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给儒学带来的影响是()A.儒学功利化B.儒学思辨化C.儒学理论化D.儒学宗教化5.汉代,在国,在家,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尊卑有序。汉律中已有“大不敬”“不孝”“不道”等罪名。这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等同法律B.法律的儒家化C.是等级制度的发轫时期D.“三纲五常”伦理已经僵化6.宋代新儒学推崇周公、孔孟之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与汉代儒学相比,宋代新儒学更加注重()A.个性解放B.三纲五常C.经世致用D.个人修养7.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明末通俗文学得到发展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8.柏拉图指出: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这说明柏拉图()A.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B.主张城邦管理应法制和有序2C.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D.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9.某一时期,欧洲人为年轻人制定了新标准:他必须谈吐敏捷,必须精通体育和武艺,必须懂得跳舞并会欣赏音乐。他应该懂得拉丁文和希腊文。新标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工业革命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运动10.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变化说明()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B.创作的主要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C.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得以凸显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11.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君主的民主革命12.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己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在以总结经验、搜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影响尚不明显,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这说明()A.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儒家思想B.儒家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科技的发展D.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扼杀了创新动机13.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问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A.深受理学观念影响B.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C.说明画家品德高尚D.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1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元曲发展渐显衰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文学向世俗化发展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15.伏尔泰曾指出,“如果真正的伟大乃是来自上天赋予的了不起的才能,并且能将此才能用于启发自己与他人,那么像牛顿这种千年难逢的人,就真的是伟人了!”在伏尔泰看来,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A.理论总结B.高尚人格C.思想启迪D.崇尚民主16.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之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一是主张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3A.没有公开挑战传统势力和思想B.为资产阶级崛起提供理论依据C.符合当时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实验验证17.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B.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D.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18.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成为近代中国文学主流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中有旧D.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遭人唾弃19.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表明毛泽东()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20.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1.《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22.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ft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23.1952年6月至9月,国家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4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归属)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另外,还根据计划经济和工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新专业,私立高校、教会高校退出历史舞台。这场教育体制改革,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史称“院系调整”。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B.照搬苏联高校发展模式C.重视社会科学的意识引领作用D.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24.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25.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A.擅长创作荒诞主义文学作品B.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强调反封建专制的理想D.批判揭露社会现实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26.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李静《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丹尼斯《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紀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紀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次思想运动所承担的相似的历史使命(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6分)。27.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晚明(1522—1640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材料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走近科学、倚重科学不是出于学理目的,而是从实用的价值立场出发,把科学作为思想武器。他们大力宣传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批判宗教迷信,批判愚昧和落后。陈独秀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们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进化论的理论为视析社会、历史和学术问题。——摘编自陈廷湘《五四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及其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五四新文化时期科学思想相较于晚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