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 人教新课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建知识体系][明学习目标]1.理解1个实质——发展的实质2.把握2个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3.掌握2个方法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方法论要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方法论要求[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树立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认同并自觉坚持新发展理念2.科学精神——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发展的普遍性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3.发展的原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二、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1)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类别运动变化发展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表明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2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侧重点作为物质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侧重强调事物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的改变,即量变与质变侧重事物的运动变化趋势,即强调事物的前进与上升联系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一、判断题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提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任何变化都是发展。(×)提示:任何发展都是变化,但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3.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提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二、选择题4.经过扎实谋划、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从唯物辩证法看,材料强调了()①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B“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③正确。“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强调的是发展的观点,④正确。①②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5.(2019·武汉期中)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今天,我们要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下列词句与这段话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③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④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表明发展的实质,②符合题意,入选;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体现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③强调立志,与题意相符合;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表明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3规律,故①不符题意;④强调量的积累,排除。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例1](2018·江苏高考)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因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和梓心怀敬意,“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这表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正确。以柳宗元的诗引出桑梓的来源,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④正确。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答案]D[例2](2014·全国卷Ⅰ)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这头狮子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带给世界的是机遇、和平、进步,这说明要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符合题意;习主席的话强调要冷静对待中国的崛起,④符合题意。“事必躬亲”说法不妥,故③不选;②中“吐故纳新”“厚古薄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选。[答案]B[学通学透]重点关注: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在高考中单独考查的时候较少,一般与发展观的其他理论或与联系观、矛盾观等一起进行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体现,体现类、说明类、依据类是常见的考查题型。1.图示法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实质与运动、变化的关系2.发展≠运动、变化4运动和变化都有三种表现:前进和上升、倒退和下降、循环和往复。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综合集训冲关1.2018年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特别致辞表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增长、物价双稳;“进”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我国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到现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种认识的变化说明()A.自然界是发展的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C.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D.人的认识可以跨越式发展解析:选C材料说明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C项当选,A、B两项均不当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D项错误。2.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当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在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诗词中,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②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蕴含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中的“后浪推前浪”“新人换旧人”和“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中的“雏凤清于老凤声”均强调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①②符合题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疾苦的体恤之情,体现了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了诗人的鄙薄流俗、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坚持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排除。热点材料①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②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③我国的制造业在当前面临着多种危机和多重困境,但这更要求我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保持乐观、寻求突破,以“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豁达,④在发展的过程中把握新机遇,在竞争的格局中占领制高点。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⑤《中国制造2025》告别了大干快上式的“赶英超美”,循序渐进式的“徐徐图之”,中国制造强国梦更有盼头。[信息获取]①说明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②的原因在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④⑤的方法论依据是要重视量的积累,并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热点训练]1.《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纲领指出,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上述材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④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体现了①;②错误,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作用,③正确;④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这体现了()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发展是质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中国制造2025》提出分“三步走”,既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又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①③当选;质变不等于发展,②错误;④材料未体现。3.(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2)结合材料,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第(1)问知识限定为发展的观点,要求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可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等方面,将原理与材料相结合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要求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不确定,建议可行、合理即可。答案:(1)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发展战略。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要求我国对传统制造业实施升级改造。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中国智造不能一蹴而就。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要求我国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2)示例: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引领和带动制造业的发展;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框题过关检测]一、选择题1.(2019·桂林模拟)2017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批准新一批白俄罗斯等加入,成员总数再扩大至84个。亚投行在为亚洲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推动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6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从辩证法角度说明()①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亚投行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体现了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①④当选;②③与题意不符。2.农业部发布的消息显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呈现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市场供给总体平稳、二三产业量效齐增的局面。这表明()①人们的实践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②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②当选;“稳中有进”“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