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标要求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学习目标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性。2.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重点)3.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意义。(难点)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二、传统文化在今天1.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试判断:“乡愁”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1)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请思考: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已经过时了吗?提示判断文化过时与否,要看它能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这时它就是不过时的;反之,它就是过时的。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1)对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保持、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2)改造、剔除: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试判断:保护好古村落有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提示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探究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议题:先哲思想,与时俱进《庄子·大宗师》指出:“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也记载:“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习近平主席也反复强调并要求各级干部,“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各地加强解决干部队伍中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鼓励干事、宽容失误,坚持权责一致、3惩教结合。杜绝懒政、怠政。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1)上述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形式?(2)“善始善终”的思想延续至今,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3)根据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答案(1)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2)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又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的内涵,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3)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传统文化顺应经济、政治生活的变迁,有利于净化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1.区分相对稳定性与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内涵不同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侧重点不同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2.文化的二重性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例1“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4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继承传统文化对“浩然正气”的崇尚,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①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体现其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故排除;传统思想至今影响深远,③入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探究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议题:传统文化,辩证看待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古人非同寻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敬父母,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为的举动。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的故事迷信思想严重。(1)“二十四孝”应全部继承吗?为什么?(2)怎样发挥“二十四孝”的积极作用?(3)请就弘扬孝文化写两句宣传标语。(句式精炼、朗朗上口)答案(1)不应该全部继承。因为“二十四孝”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二十四孝”中文明的、合乎理性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愚孝的、迷信的内容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3)①要想子女好,自己先敬老。②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因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3)怎么办——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例2彩礼文化,自古有之。古代,婚有六礼,其一为纳彩。合理的彩礼是一种仪式化交流,有利于情感表达,但天价彩礼则将婚姻明码标价,容易激起攀比心理,败坏社会风气。这说5明彩礼文化()A.属于落后文化,要予以剔除B.属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C.属于腐朽文化,要依法取缔D.属于外来文化,要加以排斥答案B解析彩礼文化,自古有之,合理的彩礼有利于情感表达,但天价彩礼败坏社会风气,这说明彩礼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做到批判继承,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说法错误。继承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文明30多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4万多册善本古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孔子博物馆展陈方案最终评审会”在孔子故里曲阜召开,这一博物馆将馆藏各类文物70多万件。孔子博物馆展陈将由“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六大部分构成。其中“上行展线”集中展示孔子文化,“下行展线”则展示孔府家传文物、孔府历史。另设一个特色展厅,展陈曲阜著名的汉魏碑刻及汉画像石。孔子博物馆以孔子文化为核心,以文物为基本载体,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服务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为主要目标,突出互动体验与感悟。1.近几年来,习总书记在许多内政外交场合画龙点睛地引用经典诗句,引用最多的是儒家经典名言。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D.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形成于过去,但在今天仍被引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当选;B表述错误,传统文化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会阻碍社会的发展;C、D与题意不符。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6的用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B.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D.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答案D解析孔子的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发挥作用,说明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D符合题意;A、B、C观点错误。3.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传承儒家思想的必要性。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儒家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回家过年仍然是不变的选择。即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但仍然是“年年恐归年年归”。这表明()A.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永恒不变的答案B解析过年回家与亲人团聚是一种传统习俗,即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仍然要回家,B符合题意。其余三项观点均错误。2.徽派古村落、古民居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在长期保护实践中,黄山不仅创造了异地搬迁的“潜口模式”,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黄山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是因为()①传统建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承袭中国传统文化7④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传统思想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①错误;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批判继承,③错误。3.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将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将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故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是世界的,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遗产,故排除②。答案选D。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国家要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以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下列对这一观点的科学解读有()①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启示②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智慧③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精华所在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用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说明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启示,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智慧,①②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不完全是精华,排除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说法错误。5.“义”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为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为人民幸福追求公平正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辨是非的“侠义”“江湖义气”,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A.彻底地改造B.全面地肯定C.全盘地否定D.批判地继承答案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