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后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3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业达标]1.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的“新的转变”指()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这里“新的转变”是指中国人由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即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故选D项。2.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李大钊通过这些文章()A.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B.宣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C.肯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D.提倡学习俄国,改造中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积极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故选D项。3.“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这首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A.马克思主义传播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第一次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题干中“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无产阶级快起来”指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故A项正确;十月革命是1917年11月,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是1919年,故B项错误;中共诞生是1921年7月,故C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故D项错误。4.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唯物2史观研究”等课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A.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B.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社会思潮主流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说明在1918年他已经接受马克思主义,早于材料时间“1920年”,故A项错误;“已成社会思潮主流”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故C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故D项错误。5.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其意在说明()A.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符合近代中国国情C.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D.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答案C解析材料“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国人大同思想有契合之处,在中国传播有社会基础,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大同文化心理的契合,没有涉及到近代国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6.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答案C解析A项“彻底抛弃”说法绝对,且不符合材料“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故A项错误;民主科学思想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故C项正确;题干反映出文化划分标3准的变化,没有体现出中西方文化融合,故D项错误。7.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B.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答案C解析材料“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反映了陈独秀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主张,结合时间“1920年”,正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的时期,故选C项。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都发生在1920年之后,排除。8.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答案A解析1919年以后,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相符,故A项正确;1920年,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故D项错误。[等级提升]9.20世纪初,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经典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下列对这些翻译著作影响的解读,正确的是()4A.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B.表明了中共指导思想形成C.标志着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D.使工人运动有了组织保障答案A解析题干中“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经典著作”,有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阅读马恩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故A项正确。10.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他的意图是()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B.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C.表达其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态度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答案A解析材料中“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种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的信息说明李大钊批判贪惰,主张提高国人的民族素质,以使中国在未来“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立足于世界,故A项正确。B项是李大钊批判的内容而非其意图,故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11.1919年7月,当西方列强官方对华仍固守传统的殖民路线之时,莫斯科的工农苏维埃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则在一项宣言中提议“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所有秘密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一切的在华特权和利益”。这一宣言()A.使中国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D.加深了苏俄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吸引力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俄对华放弃在华特权和利益,而不是强调中国对欧美社会制度的认识,故A项错误;依所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依所学,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张有很多,“消除……分歧”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当西方列强官方对华仍固守传统的殖民路线之时,莫斯科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废除沙皇政府与中国签订的所有秘密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无偿放弃一切的在华特权和利益’”可知此等做法有助于加深中国知识分子对苏俄的好感,故D项正确。512.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一战暴露资本主义本质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猛传播,与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密切关系。国际上,一战胜利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暴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国内,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思想条件;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其战斗力。这些原因可以概括为“时局变动”,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原因,但D项包含了A、B、C三项内容,故排除。13.时段流行话题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上表中变化发生的原因是()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D解析材料中“贞操”“礼教”等词汇在五四之后的流行话题中消失恰恰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变小,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据材料“流行话题”可知,只是社会讨论的内容而不是无产阶级获得权利的表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平民、劳工、劳动、阶级”可知,流行话题涉及无产阶级,结合所学可知其背景是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D项正确。14.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6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些人认为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根据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5.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C.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意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适应中国国情,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C项正确。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寻求国家富强,挽救民族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受历史演化和文化结构所规定之逻辑的推动,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之于器物文明的落后,继之又认为政治制度的僵化是中国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而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后搞了旨在引进西方文化工艺技术以改造中国物质文化的洋务运动,和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政治制度以改造中国制度文化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结果都归于失败,于是人们又开始从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得出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系统与现代生活的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失败的结论,因而又有旨在引进西方文化之民主与科学精神、彻底批评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核心儒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摘编自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中国人最早知道马克思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亦即五四运动时期。1919年7月和1920年9月,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宣言,宣布废除沙皇政府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的特权,这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长期侵略形成了鲜明对比。1919年10月、11月,李大钊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