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8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大核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三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国营企业建立并迅速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过渡时期总路线(1)提出:1953年。(2)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内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4)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3.“一五”计划(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3)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4.三大改造(1)内容①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朱汉国《新中国经济史研究》二、1956—1976年的探索与实践1.曲折发展的十年(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①召开: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②内容: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③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背景: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的发展心态。②过程: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③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④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4)中共中央的调整①措施:1960年冬,中共中央首先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5)经济建设成就①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十几个基础行业。②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石油已经实现自给。2.“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基本状况: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整顿①出现起色:周恩来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②复苏发展: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全面整顿经济。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①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②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教材拓展]票证:它是我国计划经济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对商品采取计划供应,对单位个人进行计划分配。我国实行的票证种类包括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各种商品票证,此外一些大企业、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票证,种类繁多。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票证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居民在低水平上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品供应有了根本性好转。1993年,粮票正式谢幕,“票证年代”宣告终结。[素养提升·融会贯通]4►探究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选集》史料二图1图2[解读](1)史料一中“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2)史料二中的图1显示个体经济占较大比例,图2显示公有制经济占有较大比例,这说明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其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试答:(2)史料二中图1到图2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试答:【提示】(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5(2)经济结构变化: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社会变化: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特点、原因和实质1.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确定以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2)地区分布: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长期性、渐进性:“一五”计划是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2.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3.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探究二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教训史料一我国工业是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使我国农业在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迅速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史料二“高产卫星”是“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史料三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6[解读](1)史料一中信息“赶上和超过英国”“迅速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反映出中共中央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也揭示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修改了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持续犯“左”倾错误的根源。(2)史料二中所谓的“高产卫星”,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运动中的、一场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在“大跃进”运动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进一步滋长了“左”的错误。(3)史料三中的信息“群众性的行动”“公共食堂”“集体主义思想”等揭示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社会,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思考](1)综合三则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试答:(2)史料二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哪些特点?试答:【提示】(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错误决议直接滋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蔓延。(2)“高产卫星”折射出“大跃进”运动时期浮夸风盛行;1958年,“大跃进”运动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群众对“大跃进”运动有所反思。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核心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失误的原因(1)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2)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3)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73.经验教训(1)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2)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3)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4)必须保持政局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5)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材料二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1)根据材料一,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分析;第二小问,从国家工业基础、面临形势、国防需要、苏联经验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等信息概括回答。第(3)问,结合三大改造的实质、“一五”计划的目的进行分析。[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二者是发8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两者齐头并进,同时进行;相互促进,互相补充。(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工业化强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