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题(含解析)(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西周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完善的重要时期,下图体现的是西周一项政治制度。该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禅让制【答案】A【解析】【详解】图示的封国:(王室子弟)武王弟康叔封国、(功臣)姜尚封国、(帝王后裔)商贵族徽子启封国。故A正确。B项宗法制、C项礼乐制和D项禅让制不符合题意,故BCD排除。2.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表明此时的太平天国A领导核心空前加强B.军事形势全面好转C.军心涣散、盛衰转折D.全面落实土地改革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结合天京变乱相关史实可知此时的太平天国内部军心涣散、盛衰转折,故C项正确;领导核心空前加强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天京变乱后军事形势并非全面好转,与史实不符合,排除B项;全面落实土地改革与题目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3.研读具有时代特征的图像史料,是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们关注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发生在中英之间,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英法和中国之间,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中日之间,排除AB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到1901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符合题意,故选D。4.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此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3【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故A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不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C不符合题意;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D不符合题意。5.1971年底,一位拉丁美洲外交官描述道:中国人到联合国来,就好像他们从月球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是A.中国实现与拉美各国的友好往来B.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矛盾从此消除D.中国对西欧北美发达国家全面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论述的是联合国合法席位,不是亚非拉国家建交问题,不能反映友好往来,排除A;根据“中国人到联合国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B正确;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不可能消除,C错误;1971年我国尚未实行对外开放,且中美处于敌对状态,D错误。6.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A.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B.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C.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D.商品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雅典城邦狭小,公民人数较少,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使得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4有条件实行原始的直接民主。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的人文状况,排除A项;C项的“法律体系非常完备”说法绝对,排除;雅典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排除D项。7.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A.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B.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C.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D.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说明此时的德国尽管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但皇帝仍然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故答案为D项。皇帝统率帝国军队,排除A项;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排除B项;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是皇帝,立法机构在形式上掌握立法权,排除C项。【点睛】根据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以及实际掌握权力的大小,国家元首可分为虚位元首与实位元首。无行政权力即没有实权,只是作为国家象征的国家元首,通常称之为虚位元首。在拥有虚位元首的政体中,掌握最高行政权的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家元首负责。既作为国家象征,又拥有国家管理权力的元首,通常称之为实位元首。实位元首一般掌握最高行政权。在德国,内阁由君主任命,宰相只对君主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君主实际掌握最高行政权,具有“实位元首”的性质,故德意志帝国根据1871年宪法确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8.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由此判断,这一脉相承的政策应该是A.工商并举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体恤民生政策D.限制服饰政策【答案】B【解析】5【详解】材料体现了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故A错误;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体现的依然是重农抑商政策,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体恤民生政策无关,故C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限制服饰政策,故D错误。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在列强经济侵略下,“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说明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洋务运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10.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设计出一份图表。根据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处应标注A.国有企业改革B.农村经济改革C.经济特区设立D.乡镇企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呈现的内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国企改革,改革6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7年中共十三大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故A正确。农村经济改革开始于1979年,1982年中央正式下文确定;经济特区设立于1979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都与题目主旨不符,故B、C、D项错误。11.据《世界文明史》数据(如下表)表明,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中取得重大成果。此成果的进步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国民收入增长86%劳动生产率提高38%新建大型企业1500个A.加速了苏联工业发展的进程B.构建起苏联初步的工业体系C.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D.使苏联真正成为世界的霸主【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知,此时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3倍,促进了苏联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开始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构建起苏联工业体系,故B项正确;通过材料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928年到1932年,苏联经济的发展为接下来抵抗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在1932年苏联并不是世界霸主,二战过后美苏开始争夺世界霸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2.学者马克垚在书中这样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7A.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B.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C.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D.“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出自有经验的技工,由材料“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作用巨大;故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同时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但与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不符,A项错误。B项中的“唯一要素”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不符,故错误。材料强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比较,没有涉及“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的信息,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信息“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紧扣设问要求“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3.工业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下图所示经济状况影响巨大。对其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优势明显B.其他国家必须永远屈从美国C.西欧失去原有经济中心地位D.美国借此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答案】B8【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1948年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以及美国与西欧国家所占比重对比可知此时的西欧已经失去原有经济中心的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经济优势明显并借此主导世界经济体系,所以ACD项正确,故排除ACD三项;其他国家必须永远屈从美国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错误,故B项正确。1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A.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B.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C.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D.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为民,以民为中心,没强调中央集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切实为民,没体现知己知彼,不符题意,故B选项错误;“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为民,传承了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福祸相依”强调的福和祸的关系,没强调为民,不符题意,故D选项错误。15.董仲舒《着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董仲舒强调的思想是A.天人感应B.独尊儒术C.君舟民水D.君臣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强调的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来统治百姓,这恰恰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的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