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其中齐国和鲁国的封地都在今天的山东地区,因此后世以“齐鲁”称谓山东,故选B项;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与“齐鲁”称谓无关,排除A项;礼乐制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与“齐鲁”称谓无关,排除C项;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标志着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排除D项。2.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结合所学可知为宗法制,故答案为D;世袭制是关于王位继承的制度,不合题意,排除A;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B;C是西周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3.在对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天子棺椁四重,公、侯伯子男、大夫,等差分别为三重、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2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禅让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材料反映周代墓葬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故C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与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无关,排除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与通过棺椁的重数的反映墓主人身份地位无关,排除B;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代墓葬的考古挖掘中,棺椁的重数是辅助判断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据”,结合所学周代礼乐制度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4.“它与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它”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皇帝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分封制度虽然与中国姓氏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分封制度主要是通过层层分封维护等级森严的制度,而非解决遗产继承问题,故错误;B选项,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血缘为纽带来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的继承问题,故符合题意正确;C选项,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显的形式维系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核心特点是等级有序,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D选项,皇帝制度与中国姓氏并无直接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错误。5.《礼记》曰:“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据此可知周礼3A.崇尚人文精神B.崇尚社会美德C.秉承中和之道D.形成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可知周礼将人和禽兽区别开来,强调学习周礼的社会作用,崇尚社会美德,故选B项;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与材料强调礼不符,排除A项;中和之道协调“仁”和“礼”,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等级观念强调等级差别,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材料强调周礼的社会道德作用,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材料的题眼,本题的题眼是“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6.每逢节假日,歌曲《常回家看看》总会勾起我们的思乡情愫。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影响我们这种行为观念的古代政治制度完善于A.夏B.商C.西周D.秦朝【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每逢节假日……思乡情愫”“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可以判断是体现重视血缘和亲情的宗法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夏商时期宗法制还没有完善,故AB项排除;秦朝晚于西周,故D项排除。【点睛】“每逢节假日……思乡情愫”“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是解题的关键。7.“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朝皇帝制度的内涵B.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C.封建官僚政治确立的背景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答案】C【解析】4【详解】材料解释了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原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选C项;材料是讲郡县制,而A项是皇帝制度,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材料与汉代没有联系,故排除B;分封制退出历史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排除D。8.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蒙恬奉命修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这一“公路”是指A.长城B.直道C.灵渠D.五尺道【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1800余里,被后人成为我国最早的高速公路,B选项符合题意。AC选项不符合高速公路的要求,排除。五尺道是在南方,D选项排除。9.有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制度时提出: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该学者研究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D.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依据材料“它兼具朝廷派出机构和地方官府两重性质,开创了高层政区分寄式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行中书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构,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实施并未实现中央集权;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郡县不是中央的派出机构;C选项错误,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不具有地方官府的性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510.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C.“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这加强了专制主义,不是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体现的是行省制,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C项正确;“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体现的是军机处,这大大强化了专制主义,故D项错误。11.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A.颁布“推恩令”B.实行行省制度C.废除宰相制度D.派文官任知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以及君权与相权,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的是君权而不是中央集权,所以C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选项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元朝的行省制属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宋代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如派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12.“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指的是A.宣政院B.内阁C.军机处D.枢密院6【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内阁是明朝建立的,结合所学可知,该机构是清朝设立的辅助皇帝的军机处,故选C;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管理西藏和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反映的临时秘书机构褫夺了内阁的权力,B不符合题意,排除;枢密院是负责军务的机构,与材料“临时秘书机构”不符,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3.有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护甥舅之亲,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这一观点反映中国早期国家制度A.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D.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子即天下之大宗,……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来看,这反映了周代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即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故答案为C项。A项官僚政治此时还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表述与神权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的特点,也不符合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4.下列政体形式体现的是7A.君主制B.共和制C.元首制D.寡头制【答案】B【解析】【详解】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叫共和制。根据材料“执政官,两名,权力相等;选举产生,任期一年;一切政令必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政体符合共和制定义,答案为B;君主制的国家元首是世袭的,与材料不符,A错误;元首制的执政官是一名,与材料不符,C错误;寡头制是一群用财有势的人垄断政权,材料不能显现,D错误。15.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该法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B.注重形式,程序繁琐C.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D.是法律科学的指导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罗马的公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其特征是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垄断法律,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利,故A项错误;公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对于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不够完善,故C项错误;自然法是法律科学的指导原则,故D项错误。16.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A.总统B.议会C.首相D.大法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议会,是代议机构,故B正确。8【详解】17.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议会的立法权有了法律保障B.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向议会C.首相掌握行政权并受议会监督D.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答案】A【解析】【详解】《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故A项符合题意;国王仍然拥有王位继承权,故B项不符合题意;首相第一次出现在1721年,故C项不符合题意;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18.下列关于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元首都由人民选举产生B.政府的首脑都要对议会负责C.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D.国家元首都掌握最高的军政大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美两国建立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故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选C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世袭产生,而非人民选举产生,故A项不是共同点,排除;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政府首脑是总统,他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