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客观题,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曾在葵丘会盟诸侯,并订立盟约第一条指出:“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制B.维护宗法制传统C.企图取代周天子D.规范诸侯的行为3.下边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演变是指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4.学者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初,取周秦之制而兼用”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A.是对秦制的否定B.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D.是指“推恩令”5.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汉武帝设刺史制》《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6.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7.摘抄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后摘抄的两句话:“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摘自《元史·百官志》“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B.两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C.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8.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2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A.是皇权执行机构B.其阁员位卑权重C.有助于合理决策D.是中枢决议机构9.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②细菌战、毒气战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③④②①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10.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A.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C.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D.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选项史料历史解释A“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B“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C“……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D“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12.近代某条约签订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该条约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通过该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一处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13.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A.寻求救国之路B.反抗外来侵略C.进行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14.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B.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C.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1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3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6.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A.屠杀现场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历史文献记载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17.1932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开发西北为我国当前要政》,认为“西北为中华民族摇篮,又是中国大陆之屏蔽”。这年3月,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何应钦的言论和国民党决议的着眼点是A.复兴西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的地位B.建设西北以便利剿灭共产党和红军C.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整体发展D.为应对日本侵略深入作持久抗战准备18.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发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①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②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③“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④“上海事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9.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A.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B.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20.阅读下面1941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参战情况简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内容比例中国战区总面积占世界反法西斯战区总面积比例27%中国抗击日军人数占世界法西斯军队人数比例21.6%中国参战人口占世界参战总人口比例26%A.日军占领了整个中国的版图B.中国抗击日军人数比世界各国抗击法西斯人数都多C.所有中国人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21.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22.有观点称“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假如你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A.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423.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4.《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B.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5.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C.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D.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26.“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下列理解最符合论者本意的是A.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目标B.优待皇室是尊重清王朝,南方这种妥协是为国家为未来作出的牺牲C.清朝的妥协是清廷牺牲了自己的江山,放弃了“万世一系,皇权永固”D.各方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秩序与和平27.民国初年,茶楼一角。一位读书先生正在向群众宣读自己的见闻日记(如下),日记反映该先生: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A.认识到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明C.该先生对辛亥革命有抵触D.该先生对辛亥革命支持28.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29.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A.1处B.2处C.3处D.4处30.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31.《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32.下表摘引了一部关于某支人民军队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二“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六“艰苦奋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