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届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江西省2019届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一)(含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必修1占30%、必修2占30%、必修3占40%。2.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罢求的1.战国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初行为市”。“初行为市”不是以前没有“市”,而是从此时开始在城(首先是在都城)中建立市场,设官管理,即“置市”;此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上措施A.促进商业资本的迅速积累B.抑制农民弃农经商的行为C.有利于秦国军队实力增长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献公时期秦国“设官管理”市,推行“重农抑商”,均反映了秦国对经济的控制力的加强,故D项正确。题干中反映秦国即在城市中“置市”,又推行“重农抑商”,A项和B项都只反映了某一个措施的影响,均不全面,故排除AB。“置市”和“重农抑商”的行为,与军队数量、军队实力的增长无关,故排除C项。2.西汉初年,大臣陆赏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兴辟序(学校)序面教丙之”、但汉高祖以“向有于戈,平定四,亦未暇逸庠序之事也”,故他的建议被束之高阁。出现“亦未暇逐序序之事“的主要原因是-2-A.诸侯叛乱致使政局动荡B.皇帝缺乏礼乐文治意识C.对匈奴的战争耗费国立D.察举制使得人才得以重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叛乱只是借口,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是在汉武帝时期,故C项错误;察举制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汉武帝以“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为由,而“未暇遑庠序(教育)之事也”,说明汉高祖缺乏礼乐文治意识,故B项正确。【点睛】庠序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ángxù,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西汉初年”、“汉高祖”、“庠序”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3.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篇。唐太宗创作的诗作A.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B.促进了科举制的完善C.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D.推动帝王文学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考诗赋是在唐玄宗时期,故B项错误;盛世局面出现是在唐玄宗时期,故C项错误;帝王文学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唐太宗创作的诗作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故A项正确。4.南宋哲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君主决策的失误B.使宰相制度规范统-3-C.进一步确立君主专制D.对宰相权力进行制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于宰相”,这些措施有利于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A项排除。B项,材料的本意并非规范宰相制度,排除。C项,此时君主专制已经确立,题干措施旨在加强君主专制,排除。5.元代秤锤上铸(刻)的铭文,除使用汉字外,还铸有回鹘蒙文、八思巴(藏族宗教首领)文和波斯文等三种文字。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元代A.城市繁荣,人口众多B.文化发达,泽被东西C.疆域辽阔对外开放D.民族融合,社会和谐【答案】C【解析】【详解】元代秤锤上铸(刻)多种文字,这说明元代的疆域空前辽阔,民族和对外经济交流比较频繁,故C项正确;材料和人口众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文化发达,故B项错误;波斯文体现不出民族融合,故D项错误。6.在西欧国家中,英国并不是最早接触中国的西方国家,要晚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很久。从18世纪中晚期后,渐渐地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在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便成为西方列强的先锋。其主要原因是A.英国较早实现生产力变革B.清朝政府政治日益腐朽C.其他国家以军事侵略为主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答案】A【解析】-4-【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从18世纪中晚期后渐渐地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在19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便成为西方列强的先锋”,其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最早进入工业化,故A项正确;清朝政府政治日益腐败和英国实力的提升无关,故B项错误;此时西欧国家都是以军事侵略为主,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和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7.1900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抵抗之顽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力“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西方记者的报道令大其词,的是想推卸责任B.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充成果C.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D.两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清朝军队的顽强抵抗,天津战役中八国联军进攻受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等近代化努力使中国近代军事实力有所加强,故C项正确。A项,以上史料反映出八国联军在侵华战争的部分战役里,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列强侵略也一度受阻,故A项不准确,排除。B项,以上史料虽然是第一手史料,但受到价值观、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一定真实,故排除。D项,历史研究的史料借鉴要实事求是,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史学观影响,不一定是借鉴的主要来源,故排除。8.下面是某部历史著作的部分录。这一目录侧面反映出第二章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第三章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第四章“五四”事件第五章事件的发晨:学生示威与罢课第六章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5-第七章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第八章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功的态度第九章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十章社会政治的后果A.作者清晰的史学观念B.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C.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历程D.1910,20年代历史全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目录,均以五四运动事件为中心,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原因、历程和影响,故B项正确。目录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和作者对五四运动的清晰价值观、史学观,排除A项。材料只部分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故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1910年代中后期和1920年代初期的部分历史,故排除D项。9.下面是1933年国民政府4691万的非农业工作人口中的职业构成示意图图表主要说明A.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B.政府工作人员薪资比较低C.官僚资本尚未占据主导D.国民经济现代化程度较低【答案】D【解析】-6-【详解】材料数据中工厂工人只占2.4%,所占比重非常小,体现不出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数据没有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薪资,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没有官僚资本,故C项错误;工厂工人只占2.4%,矿山工人只占1.6%,这充分说明此时国民经济现代化程度较低,故D项正确。【点睛】高度关注图表中的时间信息和数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解题的关键。10.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除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外,使用“民主”科学”“西化”等词语逐渐减少,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这主要表明A.传统文化保守主义复兴B.民主科学作用日益弱化C.民族救亡运动不断高涨D.殖民奴化教育范围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这主要说明民族意识的提升,表明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故C项正确;这不是保守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主科学作用日益弱化,故B项错误;“殖民奴化教育范围扩大”和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1.下图反映了A.土地改革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状况-7-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D.分散性经营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片中的“产销合作社”可知,此图反映了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在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分散性经营指的是小农经济,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针对的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图中的文字信息“产销合作社”,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12.1959年,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学说;1960年,著名物理学家王沧昌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这些成果A.为科技的发展莫定了良好基础B.表明经济困难对科技影响有限C.体现少数科技领域的领先趋势D.说明科技界也出现“大跃进”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四光的“陆相生油”理论、王淦昌的反西格玛负超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等都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经济困难对科技影响有限,而是经济困难严重影响了科技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不是最早爆炸原子弹的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科技界出现“大跃进”运动,故D项错误。13.1970年1月,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1月和2月,雷阳与斯托塞尔先后进行了两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上述材料主要表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8-B.中美共同谋求两国关系改善C.中国对美采取灵活外交原则D.美国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中美两国同日宣布“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这说明中美共同谋求两国关系改善,故B项正确;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是在1972年,故A项错误;材料还体现不出中国对美采取灵活外交原则,故C项错误;美国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是在尼克松访华时,故D项错误。14.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应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挂起钩来,企业内部的工资制度应充分体现差别。这一决议A.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B.主要是针对平均主义分配的部门C.体现市场在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D.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故A项错误;这一决议不仅是针对平均主义分配的部门,故B项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体现了市场在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故C项错误;“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15.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A.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B.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C.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9-D.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巨大,目前还未完成,故A项错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的是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法制建设,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中的十届人大和十一届人大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故C项正确;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多元化发展,故D项错误。16.自然法中的理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实在法应体现自然法的思想,被用来解释罗马的万民法,万民法便具有了更大的正当性,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