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训练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Ⅰ)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中国传统中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画仍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政府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外国贡品,体现的依然是“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D项错误。2.(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反映出明代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宦官地位提高,其实质是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2-3.(2018·全国卷Ⅲ)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中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士大夫地位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排除B、C两项。4.(2019·福建泉州二模)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A.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B.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内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了严重制约,皇帝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明朝中后期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因此D项正确。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受到制约,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演进情况,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5.(2019·安徽A10联盟4月模拟)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开关后,以福建漳州月港为出口港,海上贸易出现了福建船只自月港出发到货源地装载货物,然后运送到海外目的地的三角贸易形式。这种贸易形式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西方殖民扩张威胁明朝统治B.闽商已经垄断了海上贸易C.江南手工业发达且物产丰富D.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明末隆庆开关划定固定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这是这种三角贸易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西方殖民扩张威胁明朝统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闽商已经垄断了海上贸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江南手工业发达且物产丰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3-6.(2019·福建厦门二检)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异姓承继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答案B解析从明朝初年禁止收养“异姓为嗣”到明朝后期承认并且保护养子权益,说明当时社会血缘观念淡化,B项正确。国家规范收养,不会严重冲击封建人际关系,不会败坏纲常伦理,A项错误;异姓承继的存在是传统的嫡子继承的补充,是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传宗接代的办法,与嫡子继承不矛盾,C项不符合史实;国家修改法律是顺应民情,不存在社会风俗“急剧转变”,D项不符合史实。7.(2017·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饮食器具使用标准的差异反映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明朝前中期,朝廷对饮食器具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到明朝后期这种规定被打破,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原有的等级秩序,故选B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市民兴起的根源也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说低级官员也使用玉制器皿,不能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排除。8.(2019·安徽蚌埠二模)《明史》对巡抚制度形成脉络所作出的勾画与解读,曾被广泛认同,但仔细对比《明实录》等原始材料,就会发现这条线索太粗,遗失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易产生对巡抚制度的错误认识。这说明()A.官方史书解读历史的功利性强B.史料占有的质量影响历史解释C.利用原始史料可获得历史真相D.相同史料允许多元化历史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但仔细对比《明实录》等原始材料,就会发现这条线索太粗,遗失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易产生对巡抚制度的错误认识”可知,史料占有的质量影响历史解释,故-4-选B项。根据材料可知,官方因原始史料占有有限影响其历史解释,与官方解读历史的功利性并无太大关系,排除A项;“利用原始史料可获得历史真相”说法绝对,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9.(2019·江苏4月模拟)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他认为“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A.摆脱了宋明理学的藩篱B.旨在满足市民生活欲望C.继承发展了王阳明心学D.与李贽的思想完全一致答案C解析材料中“‘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说明王艮的主张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有相通之处。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王艮的主张继承了王阳明的心学而不是摆脱,排除A项。材料中“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体现了王艮认为“道”并不是深不可测的神秘东西,而是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并不是强调满足市民生活欲望,排除B项。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体现了儒学的世俗化的思想,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李贽主张童心说,日常生活皆是理,反对以圣人之道作为标准,具有反传统的叛逆色彩,二人的思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排除D项。10.(2019·广东肇庆二诊)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由此可知,当时()A.长途贩运比较发达B.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C.福建丝织业发展快D.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答案A解析材料“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说明外地商品大量进入本地,反映出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故选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三项。11.(2019·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由材料“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可知,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生产成棉布后返销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官营纺织业,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5-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由材料“沿运河运至江南”可知当时棉花、棉布的运输靠的是水运,材料中并未提到其他运输方式,也未反映交通方式的变革,A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没有进行土地制度的调整,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商品交易时的支付手段,C项错误。12.(2019·安徽宣城二调)李贽在著作中把一向被斥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列为富国名臣。在叙述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之后,对昔日史家作出的“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李贽一再赞叹道:“真,真!”材料反映了()A.桑氏理财措施促进市场竞争B.汉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D.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反映了汉朝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这并不能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排除A项;汉朝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松弛,故排除B项;李贽对桑弘羊的肯定评价不能说明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排除C项;材料“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真,真”反映了李贽对百姓利益的关注,体现了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13.(2019·湖北八校二联)在明晚期最受大众欢迎的劝善书,是经道教传入佛门,再转手至儒门的《功过格》。它是一种将日常道德行为量化的实践手册,由晚明至清,乃至民国时期一直流传不息。明代晚期以功过格为表征的劝善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了()A.统治者强化思想控制B.宋明理学的现实实践C.现实社会的世风日下D.宗教信仰追求实用性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不是统治者在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排除A项;宋明理学的现实实践不是从侧面反映的,而是直接反映的,排除B项;劝善思潮出现,从侧面说明现实社会中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在说宗教的实用性,排除D项。14.(2019·四川南充二模)《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A.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6-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没有涉及生产主体、生产原料及雇佣关系的变化,排除A、B、D三项。15.(2019·甘肃兰州二模)明末《沈氏农书》一书中记载: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大忙季节,地主一定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了。这反映了当地()A.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B.长工群体力量逐渐壮大C.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D.法律制度约束已经无效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末地主与长工之间的关系演变。材料表明,地主务必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了”,这从侧面反映出此时长工与地主间的关系越来越不紧密,如果地主不注意搞好关系,那么长工可以离开地主,从而导致地主损失,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明清时期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16.(2019·四川4月百校联考)明代御史所谓的“风闻言事”较之于前代有一定的限制,明时规定“御史纠劾百司,须要明著年月,指陈实迹”,以防传闻繁衍,公报私仇。这一变化()A.削弱了监察部门职权B.促成了明朝吏治清明C.杜绝了传闻断事病弊D.强化了行政机构职能答案D解析相对于前朝,明朝对监管官员“风闻言事”行为给予限制,这是对监察官员行为的规范,有利于行政机构官员积极履职,故排除A项,选D项。B、C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