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2课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1)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尽快实现国家□01工业化。(3)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2.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3.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0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4.实施:1928~1932年,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03五年计划。1933~1937年,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5.特点:优先发展□04重工业。6.成就(1)1937年,实现了□05国家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06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工业强国。7.局限:形成了□07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等。特别提醒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不同。它是在特殊条件下起步的,一开始就侧重重工业;而西方工业化走的是一条由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道路。思维点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增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需要发展军事工业。(2)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3)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4)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重工业。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1)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仍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01集体化的方针。-2-2.目的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实施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4.影响(1)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2)并未促进□02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3)1932年底,□03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思维点拨正确认识苏俄(联)的农业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要注意区别。余粮收集制是为了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它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短期措施;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措施过激,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三、苏联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0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2.表现及影响-3-3.特点权力的□10高度集中,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概念阐释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主义”,是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等的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层。思维点拨-4-苏联模式的特点(1)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3)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特别提醒苏联模式理解“三注意”第一,必须把苏联模式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苏联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苏联模式概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材料探究]材料一斯大林在谈到工业化道路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材料二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1)结合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通常都是走怎样的道路?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化道路应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主要理由是什么?是否符合实际?(2)漫画中粗壮和瘦弱的两部分分别代表什么?体现出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弊端?(3)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提示:(1)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不同:首先发展重工业。理由:苏维埃国家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基本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5-(2)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发达,农业、轻工业落后。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弊端: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3)经验教训:必须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才能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1)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高速度。工业化过程中未能妥善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长期失调,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忽视了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2)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3)忽视轻工业的发展,造成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点苏联模式[材料探究]材料一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注:1932年是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材料二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罗·亚·麦德维杰夫:-6-《让历史来审判》材料三(1)据材料一中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3)材料三反映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提示:(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现象: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3)材料三中的图示反映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要点归纳]苏联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1)原因①根本原因:苏联是小农生产占优势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②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③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认识以及理论上的失误。④直接原因: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⑤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2)特征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②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③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⑤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7-⑥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3)教训①生产关系的调整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②国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③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发展轻工业,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④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二者必须结合使用。⑤必须防止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1.“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材料中的“独特实验”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D.罗斯福新政答案C解析“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指的是西方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时间为1918年至1921年,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为1921年至1928年,故B项错误;苏联模式开始的时间为1925年,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故C项正确;D项与苏联无关,可直接排除。2.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可知斯大林()A.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B.对苏联工业化充满信心C.反对农业集体化D.帮助西方摆脱经济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斯大林强调发展工业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3.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发展苏联的策略是()A.新经济政策B.管理权下放原则C.物质利益原则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D解析新经济政策尊重苏联全体人民利益,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斯大林时期确立了高-8-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以管理权下放不可能在斯大林时期出现,B项错误;物质利益原则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C项错误;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政策以牺牲农民利益来促进工业化的实施,故D项正确。4.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钢铁、煤炭与石油工业均属于重工业,故③说法与图表无关;新经济政策在苏联模式开始后就被抛弃,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故A项正确。5.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A项。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