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1)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2)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中央出了□1修正主义。(3)林彪、□2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特别提醒“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宪法不能保障公民的□3基本权利甚至人身自由。(2)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无法正常运行。特别提醒“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科学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背景:“文革”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1法制建设。2.措施(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3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为□4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3)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5全面立法工作。-2-(4)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别提醒“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则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领域都有法可依。3.成就(1)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7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8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9制度化、法律化,为□10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提醒“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人治”的政治基础是个人专断与独裁,“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人治”在决策上表现为随意性、多变性、不稳定性,“法治”则表现为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从体现的原则上看,“人治”体现不平等性,“法治”体现平等性。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2.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时间:1982年。(2)表现:中国共产党提出“□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特别提醒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时间:1984年。-3-(2)表现: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2民族区域自治法》。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时间:1998年。(2)表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①改变干部任免制度。②推行村民自治、□4民主选举,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特别提醒村委会是国家的基层单位,但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因此,选举村官不是选举国家的行政人员,而是选举基层的负责人员。主题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4-材料一在中南海红卫兵批斗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大会上(右图),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这掷地有声的话在那动乱的年代显得苍白无力。材料二1966年8、9月,北京市被打死1000多人。自8月27日至9月1日,大兴县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38天,有22户被杀绝。1969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开封病逝,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文革”中的一组口号:“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踢开党委闹革命”“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问题探究:(1)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提示:原因:“文化大革命”期间“左”倾错误严重,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保障;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支持“砸烂公检法”,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和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无法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表现: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3)“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受严重挫折,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有哪些?提示:教训:①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②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③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5-【要点剖析】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1)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2)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民主法制不健全后果极其严重,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上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主题二我国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材料一材料二辽宁省瓦房店市某村,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选举,在村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镇党委研究决定,任命村党支部书记并主持村委会工作。广东佛山澜石镇某村选举时,为了保证选票,候选人的惯用手法就是以“小恩小惠”误导村民,或为了达到当选的目的,大摆宴席。问题探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提示:成就:重建和完善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大批法律以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实施基层民主选举,村民自治。(2)材料一图二中现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提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意义: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其合法权益,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精神。(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联系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谈谈你的认识。提示:问题:我国还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封建残余意识仍然-6-存在。认识: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要点剖析】1.对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建设状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但发展还不充分,需大力建设。(2)发展措施:进一步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公民法制观念。2.正确理解依法治国方略(1)含义: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各项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前提:实行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制教育。(3)意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课小结知识点一“文化大革命”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7-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C.消除了政治腐败现象D.严重践踏了民主和法制答案D解析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阶级斗争”口号下践踏和破坏社会秩序的现象。民主和法制破坏殆尽,故选D项。A项时期并未出现阶级斗争口号下的混乱局面;B项明显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知识点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2.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谈到:“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他主张()A.民主制度化、法律化B.提高群众民主意识C.加大执法力度D.否定领导人的权威性答案A解析“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结合材料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要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强调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故选A项。3.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答案C解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新走上正轨,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选C项。知识点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从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1982年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主要反映了现代中国()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D.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答案A-8-解析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故A项正确。B、C、D三项明显错误。5.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B.政协会议C.民族区域自治D.村民自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可知,这是村民当家作主选举村干部的一种民主形式,故选D项。A、B、C三项均属于间接民主,排除。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民主太少,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成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材料二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说:“只有认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材料三邓小平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两例“过去我们都不足”的表现,并简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建设敲响了怎样的警钟?(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答案(1)不足的表现: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公民人身遭到迫害;司法部门纷纷陷入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等。发展历程:平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2)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和法制教育。(3)关系: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解析第(1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