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2)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确保战争的胜利。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评价(1)积极:它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消极: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2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提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内容(1)农业: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①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让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3)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影响(1)国民经济逐渐恢复。(2)国内政局渐趋稳定。(3)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三、“斯大林模式”1.历史背景(1)苏联成立:1922年年底,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2.建立途径(1)社会主义工业化①提出:1925年年底,联共(布)十四大。3②特点:以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③结果: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2)农业集体化运动①背景: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②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③实施:从1929年起,苏联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基本完成。④结果: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3.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4.评价(1)积极①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③为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教材拓展]苏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处在危急关头。后方的工人积极响应党和列宁的号召,加紧工作支援前线。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两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消息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反响。继布尔什维克党员之后,非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素养提升·融会贯通]4►探究新经济政策史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解读](1)由史料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可知,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其局限是没有摆脱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2)由史料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试答](1)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2)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3)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5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唯物史观看待“斯大林模式”材料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提示】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经济;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斯大林模式”的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永州一模)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6A[由材料“准备消灭货币”“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代替贸易”可知,当时苏俄准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当时苏俄所面临的形势的需要,故选A项;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不是理论创新,排除B项;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排除C项;材料中的“认识”是后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依据,新经济政策与此“认识”不符,排除D项。]2.(2019·济南一模)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国内战争的破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D.西方国家的封锁C[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和食物配给的制度,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选C项;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从1921年开始的,排除A项;国内战争在1920年已经结束,排除B项;材料中“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D项。]3.(2019·昆明二模)1921年7月,列宁指出:“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为此,他要求各省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材料反映了()A.农业集体化侵害苏俄农民利益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随意性C.余粮收集制加剧了苏俄的危机D.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D[根据材料“1921年7月”“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可知,苏俄要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故选D项;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A项;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是比较严谨的,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4.下面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表。由此可知苏联()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7年7工业生产总值552电力15103钢553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经济持续稳定发展C.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D.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C[材料不能体现农业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13—1928年的数据变化可知,当时经济并非稳定发展,故B项错误;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后,苏联的工业经济世界排名迅速上升,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苏联工业产品是内销,还是外销,故D项错误。]从“剥夺年代”到“减速脱轨”——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3)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2.目的: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推动苏联经济发展。3.措施(1)农业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鼓励发展家庭副业。③开垦荒地,推广谷物生产,推广玉米种植。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把拖拉机和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2)工业: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4.评价(1)积极性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扩大了开垦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②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