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春天的故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历史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国民经济仍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没有改善。(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意义(1)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2)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3)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二、经济体制的改革1.农村改革(1)原因①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②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内容:把集体土地承包到农户,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3)影响①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③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2.城市改革(1)重点:国有企业改革。(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3)内容①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增强了活力。②所有制: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2.过程(1)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3.意义(1)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新型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调节作用。[素养提升·融会贯通]3►探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史料一如果说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人治”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则要求经济管理由过去比较注重政策优惠和“个人魅力”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总之,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史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何正斌《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思考](1)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改革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史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说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总体趋势。[解读](1)史料一强调“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政府的职能在转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2)史料二阐述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指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试答](1)变化: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向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3)在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4)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以家国情怀感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各自的改革重点。【提示】材料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城市进行的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3)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新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蚌埠二模)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北京通县也出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化大革命”流毒。这表明当时()A.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B.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C.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D.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D[根据材料“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化大革命’流毒”可知,经济体制改革的战鼓已经敲响,5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故选D项。]2.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文件指出,“这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在此,中共中央()A.剖析了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B.阐明了乡镇企业开创的意义C.认可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根据材料“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可知,题干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高度肯定,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人民公社废除的背景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乡镇企业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而不是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故排除C项。]3.(2019·太原二模)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B[通过题干中1993年中央1号文件与1984年中央1号文件相关内容的对比可知有两点变化。第一,土地承包期的延长;第二,“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时间上有所延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并没有发生质变,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问题,故排除C项;题干涉及的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没有提及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故排除D项。]4.(2019·南通一模)1991年9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逐步放开对企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缩小企业的指令性生产计划,逐步把部分指令性生产计划改成国家合同订货的形式,做到以销定产。这一决定()A.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展开B.助力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C.响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D.促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199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逐步放开对企业的管理,这一决定有助于推动企业进一步走向市场,故选B项;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故排除A项;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故排除C项;促使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是在1992年6之后,故排除D项。]宽广的开放之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设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创办经济特区。(2)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2.含义:“特”指国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3.特点资金以吸引外资为主经营形式“三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4.意义(1)特区吸引了大量外资。(2)“三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3)深圳由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深圳速度”。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特”的区别经济特区的“特”是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城市(1)设立: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政策①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对外商实行优惠政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②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外向型的工业区。2.沿海经济开放区(1)设立:1985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沿海开放地带。7(2)意义:对促进开放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内地的开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浦东的开放和开发(1)时间:1990年。(2)意义:浦东成为上海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的新兴基地,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标志: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对外开放的进程史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史料二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2)根据史料二,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解读](1)史料一说明创办经济特区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