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量检测(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中国政府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A.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B.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和主权C.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D.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答案D解析A项体现的是“另起炉灶”外交方针,错误。B项体现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错误。C项为外部因素,与设问不符。“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不仅表明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也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故D项正确。2.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1953年”“驻缅甸”“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为了解决边界问题,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D项。3.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2-了国家意识形态,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故选D项。4.20世纪50年代,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有中国参加的某一国际会议上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关于该国际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C.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D解析根据“20世纪50年代”“印度尼西亚总统”“中国参加”“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可判断,该会议是1955年于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D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周恩来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B、C三项。5.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写道:“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生活。”尼克松所说的中国境况得以改变始于()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日邦交正常化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尼克松发表言论的时间可以推断出材料中所说的“国际大家庭”应指联合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宣告新中国真正融入了国际大家庭,不再“愤怒地在孤立状态生活”。故选C项。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B.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C.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D.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答案C解析国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都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出发点。美国是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态势是美国处于劣势,故B项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因素,但不符合“最主要”的题干要求,反而说明中美两国在对苏联问题上有着自身国家安全利益的“共同利益”,C项正确;D项不是根本原因。-3-7.据美国解禁的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有合作又存在矛盾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答案C解析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建交,反映了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有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故选C项。8.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政府奉行不结盟政策。对不结盟政策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不参加任何国际政治、经济组织B.中国不与任何国家建立国际组织C.中国不与美苏等大国建立经济合作组织D.中国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答案D解析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并不是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故选D项。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其地理概念结构如下图所示。这突出表明中国()A.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C.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D.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文字及图片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故选D-4-项。10.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越南、蒙古和韩国等国家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主要表明()A.中国十分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B.我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C.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D.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答案B解析越南、蒙古和韩国等国家都是我国的邻边国家,故答案为B项。韩国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排除A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11.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思想有内在的一致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④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④只符合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思想,不符合新时期的外交思想;①②③是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故选A项。12.中国自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以来,仅9次使用否决权,其中6次是在2000年以后。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成为发展中世界的领导者和支持者,并郑重宣布中国支持联合国事业的新举措。这显示出()A.新世纪的中国正逐渐成为更加自信的大国B.中国加入联合国之后政治、经济地位逐渐提高C.中国已经与亚非众多发展中国家结盟D.联合国改革提升了中国在重大事务中的权重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新世纪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这是在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更加自信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13题16分,14题24分,共40分)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5-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纠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二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8分)(2)根据材料二,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8分)答案(1)立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8分)(2)意义:合作共赢,平等互利(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协商一致;结伴不结盟。(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基本维持现状”“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友好协商”等归纳提炼。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协商一致原则”“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概括得出启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举办的“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图片展”的第一部分的三幅图片及其解说词。-6-材料二新时期中国的“三环准联盟外交”示意图(1)如果材料一中的图片展推出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为核心的第二部分内容的话,你认为应该选取哪些图片?请仿照材料一中解说词的格式为你选择的图片写出相应的解说词(要求答出至少两幅图片的名称并做解说)。(10分,每幅图片,名称2分,解说词3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6分)(3)新时期我国在外交方面有哪些新举措?这些举措有何现实意义?(8分)答案(1)(任选两幅图片作答,每幅图片名称2分,解说词3分)-7-(2)多元外交;不结盟;继承与创新相结合。(6分)(3)新举措: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等。(4分)现实意义:推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外交政策有利于我国国内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在世界舞台上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4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第(1)问,首先揣摩图片与解说词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两个限定信息为基点进行回答。解说词中一定要体现“第一个”“首次”等关键词。第(2)问,从示意图中“多边组织”“新兴合作”“传统友好”可知新时期中国外交呈多元性,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从“准联盟外交”可知,不结盟。第(3)问,要抓住“新”来思考和回答。要注意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政策,因此不属于“新举措”;“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