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贫穷落后的旧中国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1)生活状况:经济落后,贫富悬殊。衣穿衣困难食广大劳动者常年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住百姓居住条件很差社会生活除少数大城市外,没有照明用电,没有自来水;卫生医疗设备落后,传染病流行,平均寿命短(2)社会原因:封建、迷信、愚昧、保守的社会习俗根深蒂固。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沿海沿江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了洋楼房、大马路、火车和汽车、电灯和电话;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依然非常艰苦。3.辛亥革命后:提倡移风易俗(1)男人剪掉辫子,女人禁止缠足。(2)称谓和婚丧嫁娶的礼仪发生变化。(3)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仍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二、新中国的新生活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表现(1)新中国成立初,生活必需品凭票证限量供应。(2)改革开放后,西装和夹克衫统领男装主流,裙服和旗袍成为时尚女装。(3)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科学卫生的饮食习俗正在形成。(4)城乡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居住条件改善。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2三、新社会的新习俗1.变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教育的普及。2.表现(1)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八荣八耻”的观念深入人心。(2)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3)广大妇女获得解放。(4)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5)传统的年节习俗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素养提升·融会贯通]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历史沿革►探究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上海乡土志》史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3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上海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分析其原因。[解读](1)史料一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轮船公司皆在焉”说明了上海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2)史料二描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人推崇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表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试答](1)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上海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高,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思想;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工业化进程。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4以家国情怀感悟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众服饰的变化材料“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提示】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改革开放前后,民众生活时尚的变化趋势(1)改革开放前,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2)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3)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方式多样化。[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深圳二模)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D[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政治革命影响,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妇女的发式变化无法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亦与反专制的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故排除A、B两项;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主流文化仍然是封建儒学思想,因此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方向,故排除C项。]2.(2019·乌鲁木齐二模)1903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条件为:鄂籍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这反映了当时()A.报纸开始推动社会启蒙和时代进步5B.先进的婚姻观念已经成为时代风尚C.传统的封建礼教受到新思想的冲击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C[根据材料“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可知,传统的婚姻习俗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报纸产生于19世纪中期,故排除A项;“已经成为时代风尚”不符合1903年社会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习俗的变化而非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故排除D项。]3.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A[“新玩法”中的“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字”“除夕”“拜年”等为“旧年俗”,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充分,故C项错误;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故排除D项。]4.(2019·蚌埠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C[材料涉及的是民国建立,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材料只是谈及服饰变化的一个现象,不存在崇洋媚外,故排除A项;伦理纲常思想被抛弃是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进行中西方服饰的比较,故排除D项。]雨后的春笋——日益进步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与大众传媒的发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交通运输的发展1.表现6(1)铁路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修筑上海至吴淞的铁路。②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③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④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2)公路①1906年修建的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是中国的第一条公路。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路网。(3)水运①1872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企业。②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③改革开放以来,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快速发展。上海成为世界第二大海港。(4)航空①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②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③改革开放后:航空运输发展最为迅速。2.作用(1)促进了商品的运输和交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2)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近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不同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便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通信工具的进步1.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到2002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意义(1)文化和信息的交流空前方便、快捷。(2)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的发展7(1)出现: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创办报刊,第一份中文期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丛报》《北华捷报》。(2)发展①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中国人办的报刊,最著名的是上海的《申报》。②中国新兴的政治派别,重视发挥报刊舆论工具的作用。a.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变法主张。b.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民报》,宣传三民主义纲领。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创办《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科学与民主,介绍马克思主义。d.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办《向导》《红旗》《新华日报》等,宣传民主革命主张,为争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迅速发展①原因:新中国成立。②代表性报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③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人民生活。(4)繁荣①原因:改革开放。②特点a.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b.既注意市场的需求,又注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并普遍扩大信息量。2.广播影视业的兴盛(1)广播①20世纪20年代,上海出现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③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又有新的发展。(2)电影①开始的标志:1905年,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定军山》。②发展成熟a.时间:20世纪20年代逐步成熟。b.表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出现许多反映抗日战争的优秀影片,如《风云儿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③飞速发展a.时间:新中国成立后。8b.特点:工农兵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大量搬上银屏。c.主要代表作品:《渡江侦察记》《林则徐》《祝福》《大闹天宫》《李双双》等。④辉煌:改革开放后,出现弘扬主旋律的《西安事变》《大决战》《抉择》等作品。(3)电视①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