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国民党一大D.政治协商会议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B项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C项召开的时间是1924年;D项召开的时间是1946年,材料内容符合政治协商会议,故正确。2.《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意向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0月8日”“我们已经一致了”“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1945年10月重庆谈判期间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共同意向后召开的晚宴。故选C项。3.毛泽东说,随着国内战争情况的改变,双方的位置也将发生转变,但是,政府军还处于进攻地位,其人数和武器装备都优于共产党的军队。因此,在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以前,后者必须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基于这一论断,中共()A.组织百团大战B.击退国民党进攻C.开始战略反攻D.发动三大战役答案B解析材料“政府军还处于进攻地位,其人数和武器装备都优于共产党的军队。因此,在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以前”说明此时国民党正在向解放区大举进攻,而中共采取灵活的战术击退了国民党的进攻,故B项正确。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的战役,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之时中共是主动出击,并不是游击战术,故C项错误;三大战役之时,国共两党的军队力量已经发生彻底的逆转,故D项错误。-2-4.下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这一阶段的特点是()A.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答案B解析从国民党的进攻方向和解放军歼敌地点来看,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个解放区,而解放军在沙家店、孟良崮等战役中歼灭敌军,由此可知应是中共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B项正确。5.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经济紧急措施方案》,规定“凡国营生产事业,除属于重工业范围及确有显著特殊情形必须政府经营者外,应即以发行股票方式公开出卖或售与民营”,由此掀起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这一措施()A.在美国胁迫下强化了市场经济B.遏制了共产主义经济思潮C.便利了官僚资本侵占社会资产D.有利于政府筹措内战资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抛售国有企业,便利了官僚资本侵占国有资产,一些有特权的官僚谋求私利,化公为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胁迫”,排除A项;国民党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与遏制了共产主义经济思潮无关,排除B项;国民党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经济危局,排除D项。6.1948年,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该国民党军官参加的这场战役()A.标志着战略反攻开始B.标志着战略决战开始C.国民党主力被消灭D.使国民党统治结束答案B解析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故选B项。其他选项与“1948年”“锦州”均无关,故排除。7.解放战争后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3-时增加了3到4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这表明()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②货币贬值,出现挤兑风潮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心浮动,民不聊生,②③正确;①④与材料信息及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C项。8.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B.国民党统治腐败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可以看出,解放区的百姓全力支持解放军的作战。所以民众的大力支援是材料中战役胜利的原因,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9.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了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天意”注定了蒋介石必然会失败B.毛泽东因为抽得了“上上签”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D.该事件后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民心所向,人民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蒋介石进行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战,遭到人民的反对。对于失败蒋介石说是“天意”,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A、B、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主要是因为-4-当时()A.在农村的革命任务已经完成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完全变化C.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完全变化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春,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共面临着管理城市的重任,在此背景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故选D项。[等级提升]11.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对内战的态度34535该调查说明()A.《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答案D解析《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不能说明调查结果如何,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中国人反对美军驻华、反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反对民国宪法、反对内战,这说明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故D项正确。12.1947年,中共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抗战胜利后,不再需要与地主合作B.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C.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可靠保障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答案D-5-解析中共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其变化依据是中国国情的变化,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47年,解放战争已经开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因此中共才调整了土地政策,故选D项。A、B、C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3.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人,《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2/3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现地反映出()A.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B.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C.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D.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2/3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可知,民众对国民党政权认可度不高,这说明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两种命运的斗争”,排除A项;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对国民党政权认可度不高,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4.在东北战场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要攻击目标。长春守敌做出了起义或投诚的行为也就势在必然。淮海战场上,毛泽东提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为了实现切断敌人退路不让敌人逃走以就地歼灭的战略意图,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最后,陷于孤立绝境的北平之敌被迫接受了和平改编的建议。材料表明三大战役()A.都是以人民军队的胜利结束B.国民党都采取了正确的决策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胜利得益于决策者的正确指导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东北战场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应把锦州地区作为首要的重要攻击目标”“淮海战场上,毛泽东提出把歼灭黄百韬兵团和‘截断宿蚌路’作为本次战役的首战目标”“平津战场上,……毛泽东确立了“先打两头”的作战方针”可知,毛泽东在三大战役中提出作战目标,确定了三大战役的战略方针,促使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5.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6-A.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B.新旧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C.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D.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后,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其中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事件包括井冈山会师;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事件包括七大的召开;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事件包括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因此材料中的四幅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故选C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材料二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120万人发展到400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材料三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2)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3)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7-答案(1)因为当时陈嘉庚看透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3)只有接受改编和渡江,才能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4)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解析第(1)问,要注意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第(2)问,实际是分析北平谈判的背景。第(3)问,从人民解放战争的任务出发进行分析。第(4)问,对基本史实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