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业达标]1.(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1816年,工厂主罗伯特·皮尔爵士说:“当阿克莱特的机器刚刚出现的时候——那些希望进入这一行业并从这种技术进步中获利的人们,都在那些有瀑布、河流的乡村地区建立了工厂。”材料中的状况改变于()A.水力纺纱机的广泛使用B.改良蒸汽机的创制与推广C.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D.近代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都在那些有瀑布、河流的乡村地区建立了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动力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工厂可以建在任何地方,B项正确。A项仍然使用水力,排除;C项同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2.(2018·河南信阳高级中学月考)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答案B解析近代的机器“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故A项错误;“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说明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迫切的问题,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D项错误。3.(2018·湖北沙市中学周考)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研制成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2-C.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改良了蒸汽机答案D解析发电机研制成功是在1866年,故排除A项;内燃机研制成功是在19世纪80年代前期,故排除B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牛顿发表于1687年,故排除C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位伟人指的是瓦特,瓦特于1782年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故选D。4.(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19世纪中叶,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当时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依赖的交通工具有()①汽车②火车③轮船④飞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和轮船,②③符合题意。汽车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①④。故选C项。5.(2018·西藏林芝一中期末)“他的发现,为制造发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从此,打开了电能宝库的大门。”这里的“他”是指()A.法拉第B.西门子C.马可尼D.爱迪生答案A解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为电动机制作提供基本原理,A项正确。B项是发电机发明者,C项是无线电报发明者,D项是电灯发明者,均排除。6.(2018·湖南衡阳一中月考)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初D.20世纪初答案D解析由材料“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可知,此时已经使用了电话,而电话的发明时间是1876年,因此材料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以答案选D项。7.(2018·安徽铜陵一中月考)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3-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答案A解析据材料“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科学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技术发明,故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根本矛盾是否变化,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以美国和德国为主,故D项错误。8.(2018·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西方人生产与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人们可以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整个社会可以更自由地支配时间了。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B.信息化C.城市化D.电气化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所导致的,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和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均无关,所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9.(2018·湖北沙市中学周考)美国《时代》杂志曾把某一年的年度人物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每年多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前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B.网络信息丰富而且可靠C.网络技术的发展D.电脑的普及答案B解析网络信息虽然丰富,但不一定可靠,B项错误,符合题意。2006年,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网络技术发展,电脑得到普及,使我国的上网人数大大增加,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0.(2018·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期中)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6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电子商务成为笫三产业的支柱产业-4-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答案B解析从材料“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可知,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等级提升]11.(2018·吉林延边二中阶段测试)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这反映了()A.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B.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C.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D.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安装和修理蒸汽机人员的短缺,人才短缺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到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而不是生产,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2018·广东湛江一中月考)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答案C解析“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说明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科技的应用,而不是科学研究,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13.(2018·贵州思南中学月考)《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5-B.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C.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答案C解析材料中提及了“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但无法得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故排除A项;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由“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可得出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故C项正确;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材料中并未提及,故排除D项。14.(2018·贵州思南中学月考)“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是材料所述的火车是工业革命成果,二是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上述信息表明人们的出行、日常生活、工作都与以前不同了,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故选A项。材料涉及的是人们的时间概念的改变,不是技术创新,B项排除;题干没有显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生活的质量,D项排除。15.(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综上,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6-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答案C解析表格内容反映的是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而非当地的互联网人口渗透率。欧美比例下降的原因是世界互联网人口总数大幅度增加,导致其比重下降,而非欧美地区发展慢,故排除A项;亚洲地区互联网人口数大幅增加,占世界互联网人口总数的比重增加,但并不能说明亚洲互联网渗透率最高,故排除B项;互联网人口多少和经济发达与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从1995年到2014年,世界互联网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说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选C项。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3)根据材料二分析“地球村”的特点。列举近代以来三次工业或科技革命中,对“地球村”的形成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各一例。答案(1)历史信息及影响: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人类开始告别用煤油灯照明的时代。-7-(2)优越:用途更广;动力更大;应用更方便。(3)特点:世界各地的时空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或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或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或互联网)。解析第(1)问,提取图片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可以从使用范围、动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有机的系统”等,归纳出“地球村”的相关特点;第二小问根据题目要求列举三次工业革命中加强各地联系的科技发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