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4课 “冷战”的缘起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4课“冷战”的缘起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了解二战后美国、苏联及西欧力量的变化。掌握雅尔塔体制形成的背景及内容,理解其对国际关系格局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认识其实质及评价。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1.背景(1)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以苏、英、美三国为核心,结成同盟。随着战局日益明朗,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被提上日程。(2)在二战期间几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三国首脑对战后的一些重要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2.概念:二战后,世界大国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原则,对世界再划分而建立的新格局。3.内容(1)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对法西斯国家的殖民地及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4)建立联合国。4.评价(1)进步性: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2)局限性: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3)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特别提醒]雅尔塔体制并不只是在雅尔塔会议上形成的,也包括德黑兰会议和波茨坦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决议。之所以命名为雅尔塔体制,是因为雅尔塔会议在里面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二、美苏实力超群1.西欧:二战后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力量大大削弱。2.美国-2-(1)经济:二战期间经济实力急剧膨胀。①原因:经济基础好;本土未受到二战破坏;大发战争财。②表现:工业产值、出口额、黄金储备和谷物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大。(2)军事: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3)政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影响力巨大。3.苏联(1)政治①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国际威望大大提高。②战后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举足轻重,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2)经济:将工作重心从战争转向和平建设,国民经济迅速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3)军事: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并于1949年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特别提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苏的实力空前膨胀。美苏两国的军队数量都超过了千万以上,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则普遍衰落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这说明国家的实力决定其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地位。三、世界战略的对立1.原因(1)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仇视。(2)战后苏联和美国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3)美国以实力为后盾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略,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其称霸计划中的最大障碍。(4)苏联在战后初期采取防御型外交政策,同时也利用战争胜利的机会竭力扩大影响。2.表现:美国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特别提醒]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因是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而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故又称雅尔塔体制。它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60年代之后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3-(1)雅尔塔体制对维护战后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2)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实力上升,成为头号经济、军事大国;西欧元气大伤,经济普遍衰落;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政治强国。为了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苏联同东欧、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最终使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对雅尔塔体制的认识史料一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规定:①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史料二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问题。②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史料三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③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①画线信息说明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铲除法西斯主义,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存;承认民族自决的基本原则。②和③画线信息说明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美、英为了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1)简要说明史料一中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提示形成了雅尔塔体制,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使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2)通过史料二、史料三的信息,你对雅尔塔体制作何评价?雅尔塔体制的积极作用又有何表-4-现?提示评价:雅尔塔体制把东欧和希腊分别划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可见,雅尔塔体制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表现:雅尔塔体制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雅尔塔体制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民主性:雅尔塔体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它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承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对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②大国争霸性:雅尔塔体制的构成,主要靠美苏两个大国的推动,建立在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这种格局下出现的“冷战”提供了条件。(2)影响:传统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史料一二战前的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与波兰之后,①其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参战前增至200万人,②1945年时已达217.5万人,一跃而为头号军事强国,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德、英的总和,而且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史料二③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斯大林①和②用数字直观地展示出二战前与二战后美国所拥有军事与武装力量的变化。③表明苏联要在占领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史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2)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格局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提示两极对峙格局。二战后西欧各国衰落的影响(1)西欧各国经济萧条,国力衰弱,无力继续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角。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5-德国彻底被打垮,英国、法国的国际地位实际上已下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它们不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欧洲和世界的舞台上指手画脚,而且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要仰仗美国的扶持。(2)控制世界,决定世界事务的中心发生了转移,美国成为新格局的主导者。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是二战的结果,这一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欧洲强国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它们之间由来已久的利益纠纷也加速了这些国家的衰落。远离欧洲的美国以其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资源为基础,早已在经济上成为不可忽视的巨人,其发展潜力远非欧洲国家可比。二战后美国实力的增强以及苏联军事、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使旧格局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一、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的关系1.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有密切的关系,它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基础(1)雅尔塔体制是美苏力量均势的产物,美苏关系一直主导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只要美苏力量对比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格局就维持在雅尔塔体制的框架内。(2)雅尔塔体制所划分的美苏势力范围,促成了以两大军事集团及美苏对抗为主要形式的东西方“冷战”,并且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标志。(3)雅尔塔体制所确定的处理战后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总体面貌,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2.雅尔塔体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1)由于雅尔塔体制客观的反映了世界力量均势,增强了和平结构的有效性,只要美苏打不起来,世界大战就能避免,从而维持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世界大战没有再发生。(2)雅尔塔体制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美苏两国的争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并加深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不利于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二、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美苏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1)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加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2)二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联盟。(3)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2.综上所述,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课中思考题(教材P64)分析一下,雅尔塔体制哪些内容反映了这一两重性?-6-提示一方面,雅尔塔体制中关于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和肃清其影响、承认殖民地的独立、建立联合国等规定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雅尔塔体制确认西欧为美国及英国的势力范围,承认美国对中国、日本的控制以及在亚太的利益,同意英国、法国继续保持在该地区的殖民地,承认苏联在中国的特殊利益,这些规定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是对弱小国家权益的剥夺,因而是大国外交、强权政治的体现。二、阅读与思考(教材P66-P67)丘吉尔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丘吉尔对苏联的态度经历了从敌对到合作又到敌对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国家利益是主宰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三、自我测评(教材P67)比较雅尔塔体制与凡尔赛—华盛顿体制:提示比较项目凡尔赛—华盛顿体制雅尔塔体制出现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内容对战败国的处置,建立国际性组织——国联,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确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对法西斯的处置,建立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划分美、苏等大国的势力范围,重新确立世界新秩序成立的国际组织国联联合国实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一战协约国集体分赃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一方面体现了世界民主力量的胜利,另一方面也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