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 一遍过考点4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考点4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知识透析首先,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其次,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诸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哲学上的联系与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哲学上的联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辩证法范畴,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一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联系的普遍性①表现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b.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正是这种联系才使事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②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化”的特点,但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2!误区警示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1)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2)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因为,其一,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其二,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其三,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人们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只能以事物固有的联系为基础,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从而建立联系的新的形式。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1)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对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要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3)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所以,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不能改变联系。(3)方法论要求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知识拓展联系的客观性及其根源(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既不是“上帝”强加给世界万物的,也不是人主观臆想出来的,是客观的。(2)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主义思想,否则就是唯心主义思想。33.联系的多样性(1)表现: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的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知识拓展联系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是指联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相同,有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联系的普遍性讲的是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正确理解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关系(1)联系具有多样性,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对于多种多样的联系,必须具体地加以分析和研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否则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对于具体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2)联系具有条件性,是指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事物就要认识它存在的条件,改造事物就要改造事物存在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联系的多样性同事物所处的条件是密切相关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事物离开了条件,联系就不能产生;联系的条件不同,事物联系的具体方式就不同。因此,联系的条件性决定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a.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4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a.二者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b.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c.二者相互转化。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就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的系统来说,它就成了整体。(2)方法论要求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特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第一,整体性。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因而它既是同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又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各个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第二,有序性。系统都是有序的组合,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方法①内容a.整体性原则: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b.有序性原则: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优化原则: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方法对于安排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②方法论要求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考向一全面理解联系的基本特征表现方法论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把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避免孤立地看问题客观性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多样性①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具体性人们虽然不能否定事物的客观联系,但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注意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避免绝对化【典例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告诉我们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6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③表述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考向二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恰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并不是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只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了。3.人们可以建立新的联系,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借主观想象创造联系。人们建立新的联系,必须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4.总之,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对立起来;同时还要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与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不能等同。【典例2】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能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这一警告的依据是①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联系,并发挥好主观能动性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从“繁殖能力和捕食能力……严重威胁”可以看出,人们不能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要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故②③正确。①④均说法错误。考向三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7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