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八)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湘赣粤六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催生了富民思想,故答案为D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C项。2.(2019·陕西五联)在四川地区汉墓出土的石刻中,有许多酿酒、羊尊酒肆的画像砖,宴饮宴乐的陶俑,还有带有酿酒场景的庖厨画像石。据此可知,当时()A.酿酒业形成一定规模B.普遍使用稻麦酿酒C.政府垄断手工业部门D.酿酒工艺十分高超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到在四川地区汉墓中有许多酿酒、酒肆、宴饮的场景,说明汉朝时期酿酒业形成一定规模,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普遍使用稻麦酿酒”,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垄断手工业部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酿酒、酒肆、宴饮的场景,没有提及酿酒工艺,排除D项。-2-3.(2019·湖南衡阳二模)古代文件传输主要依靠驿站。《唐律》规定:驿丁抵驿,须换马更行,不然杖八十。又规定:凡误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邮驿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B.唐法律遵行轻罪重罚原则C.邮驿制度有利于政令畅通D.唐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政府对文书延误作出惩罚性规定,这有利于保证政令及时传达,C项正确。A、B、D三项根据材料均不能得出,排除。4.(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答案A解析材料“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体现了民间交流,“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体现官方推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给乾隆皇帝祝寿,没有体现他大力提倡,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D项错误。5.(2019·山西太原二模)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A.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B.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D.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株洲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而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而衰落,可见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路修建影响城市的兴起与衰落,没有涉及改变南北经济格局,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D项错误。6.(2019·山西运城4月测试)下表为“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由此可知()-3-A.江西农民土地革命的积极性整体较低B.湖南湖北两省农村社会矛盾最为尖锐C.农会会员数量的变化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D.“工农武装割据”促使全国农民运动高涨答案C解析依据表格可知,从1926-1927年广东、湖南、湖北以及江西的农会会员人数均呈增长态势。依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北伐战争时期,这些地区受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影响,农民运动高涨,故C项正确。农会致力于保护农民利益,但未进行土地革命,A项错误;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出湖南湖北两省农村社会矛盾最为尖锐,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7.(2019·安徽江南十校二模)1940年8月,八路军救下两名在战火中失去父母的日本女孩,并写信给当地的日军司令部:“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材料表明,八路军()A.领导敌后军民争取国际援助B.试图扩大国际反法西斯联盟C.利用宣传激发敌军反战情绪D.力图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材料中八路军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救出战火中的日本小女孩,并写信给当地的日军司令部,信中批判了战争对两大民族的摧残。此举有利于日军对战争反思,激发其反战情绪,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八路军领导敌后军民争取国际援助,A项错误;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4-联盟的正式形成,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国内一切抗日的政治力量,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8.(2019·山东烟台、菏泽5月模拟)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答案B解析所谓的“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材料中给出的解释是“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时期中国利用地缘政治开展对话主要表现在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上,故选B项。A项没有体现出“冷战”的特点;C项与材料无关;D项没有体现出与苏美的关系问题。9.(2019·湖南衡阳三模)古雅典通过定期“信任投票”和“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公元前430年伯利克里曾因没有通过信任投票而被免职。在公元前430-前355年间,被告发的将军达35人。公元前330年,为防止恶意告发,又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这些举措()A.加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有效性B.不利于行政系统的通畅运行C.避免了官员权力的滥用与腐败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答案A解析从雅典用“信任投票”“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可知,雅典逐渐完善了对官员的监督体制,加强了民主体制的有效性,A项正确。B项与“监督”官员的主题不符;C项不符合史实;雅典民主政治在克利斯提尼时期就已经确立,排除D项。10.(2019·福建莆田二检)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这一措施()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5-答案B解析从英国保护“传统的毛纺织业”、限制棉麻“服装涌入英格兰”可知,18世纪棉麻纺织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增强竞争力,B项正确。毛纺织业虽受到保护,但在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不可能发展迅速,A项与史实不符;这项经济措施与英国政体没有关系,排除C项;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殖民霸权,D项错误。11.(2019·山西二模)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办事机构。这些措施反映了美国()A.政府机构改革适应经济发展需求B.国会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监督C.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紧缩政府开支D.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此时美国正在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因而要加强政府权力,改革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没有涉及国会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问题,B项错误;材料内容涉及的改革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上述的改革是为了走出经济危机,但材料没有涉及到紧缩政府开支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政府机构改革的措施,没有涉及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平衡,D项错误。12.(2019·甘肃二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强。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说明()A.全球化发展具有两重性B.资源环境战争已威胁人类生存C.人类已形成了共同利益D.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资源与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知,全球要携手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才能生存和发展,故选C项。题干中只提及了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未提及全球化积极影响,排除A项;题干中提及的是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威胁”而不是“已威胁”人类生存,排除B项;题干中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要人类携手解决,不是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6-(一)必考题:共37分。13.(2019·江西赣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卢梭认为,要使公民国家共同体经久长存,必须确立“美德”的统治,确保每个公民真正成为祖国的公民,永不堕落为祖国的敌人;专制王朝国家,人民缺乏爱国美德。所谓“美德”,是指每个人的个别意志与公共意志的协调,在“公共性”的要求下,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美德的核心和本质即为公民的爱国思想,这种爱国思想本质上体现为对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及法律的热爱。通过儿童时代开始的公民和爱国者教育,把自己和祖国视为一体,把对祖国的热爱与热爱民主共和紧密联系起来。创立公民宗教,通过宗教的神圣性增进公民的爱国美德——神圣而崇高,使祖国成为公民崇拜的对象。——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1900年,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指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1902年,梁启超撰《论公德》,指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基本精神即“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弱者,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为官者既然“受一群之委托而治事”,他就必须承担本身对于社会的义务,同时又要履行对于委托者的义务。号召进行“道德革命”,以爱群、爱国作为判别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准则,努力建设自由、平等、独立、利群为主要价值内容的“新道德”,铸造“新民”,挽救危亡,振兴中华。——摘编自史义银《浅论梁启超的道德观》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内容上的异同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卢梭美德观和梁启超公德观出现的背景。(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种观念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5分)答案(1)同:反对君主专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蕴含契约思想;强调爱国;从小培养爱国意识;宣扬资产阶级道德观;弘扬人文精神。(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四点得8分)异: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创立公民宗教拓宽教化途径;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吸收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改造中国传统道德观。(4分)(2)背景:卢梭: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或法国等级制度森严);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开展。(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梁启超: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