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量检测(九)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面是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的对一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表。此表透露的信息是()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90%10%50%50%75%英国10%90%50%50%25%A.英国意欲成为世界霸主B.东欧成为战后苏联和英国争夺的焦点C.英国欲攫取利益讨好美国D.英苏两国的行为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答案D解析材料中英苏双方领导人“划分的对一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体现了鲜明的大国强权色彩,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从表中来看,涉及的国家还有南欧,B项错误;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2.“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中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B.战时同盟解体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D.国家实力变化答案A解析从“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发展目标”“制度性裂变”可知材料强调“冷战”的原因是理念和发展目标的不同,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C项是“冷战”的表现,不是原因。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3.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提交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的报告,被美国决策层采纳: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其想象中的世界,并联合一切反苏力量。这一报告()A.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B.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C.宣告了美国欧洲复兴计划的出台-2-D.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该报告实际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它被美国决策层采纳,由此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故A项正确。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B、D两项错误。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于1947年6月提出的,C项错误。4.下图为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赫鲁晓夫(牙医)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该漫画所包含的信息是()A.苏联解除了对古巴的军事威胁B.苏联放弃了与美国的“冷战”对抗C.苏联将军事对抗转为经济对抗D.苏联与美国对抗暂时居于劣势答案D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我比你更觉得疼”揭示出苏联在美苏争霸对抗中处于劣势,故选D项。5.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力量。”其旨在强调()A.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B.战后欧洲衰落是不可避免趋势C.欧洲联合的关键是政治上的联合D.欧洲联合起来可与美苏分庭抗礼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欧洲联合的重要性,否则“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欧洲联合是摆脱困境的必然出路,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欧洲联合是可以改变欧洲衰落趋势的,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欧洲联合的关键是政治联合,C项错误;材料强调欧洲联合是为了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而非与美苏分庭抗礼,D项错误。6.1956年12月18日,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第77个成员国。加入联合国使日本“国际上的地位迎来了战后外交史上最大的转机”,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3-A.日本的行动表明了其正在谋求国际地位的上升B.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C.日本正在成为国际秩序的受益国D.日本该行动表明了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在政治上不再追随美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7.“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表明,美国不再有资格威吓、教训或恐吓中国了。我们无法阻止中国崛起,只能通过寻求互相迁就来减轻我们的恐惧,从现在开始。”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丧失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国成为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D.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崛起的现实答案D解析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美关系的重新定位不能说明美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丧失,也不能说明中国是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A、C两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8.它有那么多“敌人”,如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等。同时它也有许多“朋友”,如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中的“它”()A.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B.促进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建立C.动摇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D.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消除经济不平衡”“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由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在当时没有动摇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有明确而坚定的原则和宗旨,D项错误。9.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4-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C.民族矛盾尖锐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答案D解析D项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阐述的,是根本原因。10.《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不恰当的是()A.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B.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C.欧洲力量可以与美国相抗衡D.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答案C解析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虽然加强,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哪一国或者集团的力量可以和美国抗衡。C项错误,符合题意。11.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答案B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自由世界”的使用次数减少,“西方”的使用次数增加,再注意两个时间点“1988年”“1993年”,从中可以得出,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故选B项。12.法里德·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说:“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5-这里的“群雄竞起”()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D.促进了世界政治一体化答案C解析材料中“群雄”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这个阶段,美苏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A项说法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B项说法错误;多支重要力量的存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C项正确;“群雄竞起”不可能促进政治一体化,D项说法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材料一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西欧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0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4分)(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4分)答案(1)目的:消除欧洲国家间的隔阂,消除战争根源,实现和平。(2分)(2)目的:对西欧以经济援助之名,行政治控制之实。(2分)原因:二战后,欧洲经济实力遭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下降,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的威胁。(4分)影响: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4分)(3)随着欧共体经济实力增长,欧洲在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6-政策。(4分)(4)史实: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等。(4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的“两次世界大战……惨剧”“痛定思痛”可直接概括欧洲统一的目的。第(2)问,由“西欧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进步势力”说明美国的目的是控制西欧;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从当时的冷战背景分析;影响主要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分析。第(3)问,主要从经济的发展推动政治上的新要求进行分析。第(4)问,发展主要从德国统一、欧洲一体化分析,动荡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局部战争分析。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布什新秩序的实质就是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但要建立这样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和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二新的多极世界一定是多样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进取的时代。……大国需要在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上起表率作用,首先应当带头放弃冷战思维,广集民智,汲取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管理模式,推动世界从不和谐向和谐发展。——摘编自苏长和《为多极世界谋规则》(1)用欧洲和亚洲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向新格局转变”的具体表现。(6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新的多极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的什么发展趋势。“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8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新格局”(“新的多极世界”)下大国之间的关系。(6分)答案(1)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的振兴。(6分)(2)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2分)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6分)(3)改变冷战思维;尊重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6分)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欧洲”“亚洲”,直接回答欧共体中国和日本即可。第(2)问,先回答多极化趋势,再回答多极的具体表现。第(3)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价值观”、材料二中的“相互学习”“冷战思维”等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