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重、难点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重点: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及提出的目的。难点: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原因;探究“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2)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2.目的: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3.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4.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01百家争鸣”。5.特点: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6.成就(1)主题: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0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2)作品:老舍的话剧《□03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04青春之歌》等。(3)其他:文艺期刊增多、质量提高等。7.影响(1)科学技术和□05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2)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思考探究“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有哪些?(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3)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2-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2.表现(1)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01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2)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诗《□02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03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都遭到错误批判。3.影响(1)许多□04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2)自然科学和□05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思考探究如何看待“双百”方针遭遇挫折的原因?(1)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2)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3)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无法实现“百花齐放”。(4)文艺界的派别之争也影响了“双百”方针的贯彻。三、文艺的春天1.背景(1)“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01左”路线。(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02人民生活。(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5)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2.表现(1)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03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3.前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04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思考探究怎样认识“二为”方向?“二为”方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它是一种政治方向,但比孤立地提为政治服务更全面、更科学,它不仅能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客观规律。分析比较新中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异同-3-(1)不同点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社会急剧变化,适应社会变革的产物,新中国的百家争鸣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产物。②目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为发展新兴的封建经济而出现的争鸣,新中国的百家争鸣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③结果: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新中国的百家争鸣带来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2)相同点: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主题一“双百”方针的实质和意义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二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三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探究:(1)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史料分析“双百”方针的实质。(2)史料二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史料观点的认识。答案(1)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样性格局。(2)指导意义: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3)认识:“双百”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4-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科技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要点剖析】“双百”方针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①“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②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③“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④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2)意义①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领域不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②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双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③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题二“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一“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二刘雪松在《断肠草》后记中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要出一部长篇小说不容易,作家不愿意写,也不敢去写。动辄给你扣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动辄把你的劳动成果划入毒草之列,写书成了‘罪恶活动’,谁敢去写?自然那年代文艺界就仅能一花独放,……演独角戏了。可读的小说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三在文化艺术领域,由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方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在十年改革中,反映我国城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5-——摘自尹凤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探究:(1)史料一中毛泽东的话是否符合事实?请说明理由。(2)史料二中刘雪松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3)史料三反映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什么现象?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1)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理由: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挫折。(2)说明:“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并被恣意篡改和歪曲;文艺成就和文艺队伍被全盘否定;文化界知名人士被打倒;中外优秀作品被查封;优秀传统剧种被停演。(3)现象: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步发展,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原因:“文革”结束,春回大地,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要点剖析】“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科技、文艺的发展规律。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3)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4)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本课小结知识点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下图是毛泽东的题词,该题词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是()-6-A.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文化凋零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C.“文革”结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D.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答案B解析图片所示是“双百”方针,这一方针提出于1956年,这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选B项。2.(2018·河南焦作期中)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毛泽东开始认识到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并于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目的是()A.消除苏联科学文艺影响B.纠正思想领域错误做法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D.实现我国社会制度变化答案C解析A项表述中“消除”太过绝对,故排除;B项表述与题目中“开始认识到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不相符,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C项表述符合题目中“使毛泽东开始认识到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故正确;此时是1956年,中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故D项错误。3.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学理论思想活跃,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等文化成果丰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百花齐放”方针的作用C.“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D.“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答案B解析A、B两项都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中国文化成果丰硕的原因,B项“百花齐放”是主要原因,A项是客观原因,故选B项。C项是1995年提出的科技教育领域的战略,故排除;“百家争鸣”针对的是科学技术,故D项错误。-7-知识点二曲折的年代4.“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主要是由于()①把一些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②把一些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③“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几乎独占了中国所有的艺术舞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停止了④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解析在“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主要是因为“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把一些学术问题当成是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的问题。故①②符合题意,而③④是结果和影响。故选A项。知识点三文艺的春天5.(2018·陕西渭南质检)1977年左右,以《班主任》《伤痕》为代表,集中涌现了一批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精神创伤的控诉性小说作品,这一创作潮流被命名为“伤痕文学”。这种现象反映出()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文艺领域开始反思极“左”路线C.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答案B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召开的,故A项错误;“伤痕文学”展示了“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这是清算文艺上“左”的错误,故B项正确;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材料内容强调清算文艺上的“左”的错误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D项错误。6.某文章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里的“二为”方针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